有学生会常问:老师,我该如何开始写作?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坐下来,开始写。打开Word或者云笔记、手机便签均可,开始打字就行。
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却让很多人在尝试之后,打起了退堂鼓,真正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能长期坚持写作作的就更少。
为什么自己明明很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却在刚开始出发的时候,就偃旗息鼓了呢?
我们来聊一聊写作这件小事。
01、接纳自己“写得糟糕”这个事实
开始写作,你或许会写得很糟糕,甚至自己都看不下去,无法接受自己写得差这个事实。
其实,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是从幼稚可笑的阶段走过来的。我们要学会从内心接纳自己“写得糟糕”这个事实。
不要轻易放弃写作这件事,也正是由于写得差,才需要去训练,多写,多写,再多写,能够让你快速跨过无处下笔初期。
我写过的百多篇文章里,不过也就有10%相对满意,其他的都很一般,甚至是有滥竽充数之嫌。
被老师打回来的文章不计其数;投稿也被打回多次。但就是在推倒重写、修改多次后才得以通过的过程,才不断改善文章质量。
如果你因为负面评价而放弃写作,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很多人喜欢评价别人,自己却不写,你被他们的意见左右,真的会因为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而错失进阶的机会。
你不妨告诉自己:没有人会一直批评你,笑话你。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写什么,可以从自由写作开始,每天300多字的输出,记录你的生活和想法,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让你在写作这走得更加顺畅。
我的学生会说:老师,我没有很多时间写,能不能明天再完成。
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放弃的开始,即便明天完成了,后天又会萌发这样的“明天再写”的念头。
其实,写不写和写不好是两件事,别因为担心写不好而不写。
02、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始写
很多同学不好意思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总担心被很多人关注,被笑话。特别是担心自己写的文字被领导、同事或者朋友看到,感觉会丢人。
其实,大家都很忙,你并没有那么多的观众,更没有吸引那么多注意力。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即便他们关注了你,也不一定会看到你发布的文章。
即便你写得不好,只要是用心思考,别人通常都会鼓励你。破除所谓的熟人注意力情结,勇敢地表达自己。
既然有“怕”,才能倒逼你成长。这也是公开写作的目的。
公开写作不同于自由式写作,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公开写作更倾向于结果。
你要深度思考,通过这篇文章达到什么目的,这是要追问自己的问题,如果写作目的不清晰,那么,你就很容易进入单向沟通的“自嗨式”写作。
带着“以终为始”的思维很重要,这点往往被很多新手忽略。这跟所有好产品的本质相通:重要的不是表现它的创造者,而是尊重它的使用者。
有了这样的用户思维,你就会把内容做好、做扎实,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理,你也会在日常做事中,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习惯先找核心目的。
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你的文章能给他们带去什么有价值的观点,给他们什么启发,解决他们什么样的痛点。
比如:一篇亲子教育文章,你只说那些有趣的、好玩的、有感悟的,不去考虑终极目标是什么。读者只会认为这是你的故事,与他没关系,也就不会有阅读兴趣。
但如果你叙述一件事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证明你的观点,或者说明给出的方法是很实用的,解决了他们的难点,这样的文章会更有意义。
03、写作让你变得强大而充实
写作能让你变得强大、充实。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把你有价值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挖掘出来,记录并传播出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写作呢?
罗振宇老师这样说:所谓写作,就是要把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
每个人脑子里的想法,是千头万绪的。每一个念头的背后都有无数的条件,是一张网。但是要写出来,就必须把它固化成纸上的一条线。
思路本来就是发散、断片的,所以不要指望先在头脑中完成创作,然后“下笔如有神”。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随时随地将断片的思路和灵感落于纸上,为大脑减负,再在纸上完成整合。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了写作的基本原则。
好的写作只有一种:就是简洁、直白,能够准确传达所想。
简洁和直白,就是能用一个词说清的事,不用两个词;能一句话说清的事,不用两句话; 能用通俗的话说清的事,不用术语;把不需要的都去掉。
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完全是两码事。
过度追求文采和技巧,用生僻、含义不清的词,只要从读者的角度看,都是增大理解成本的写作,都是糟糕的写作。
真正的写作者一定会向内挖掘,深度思考,将不同的事物关联起来思考。这背后的本质就是,知识框架和认知水准,它决定着文章的高度和深度。
所以,写作不只是简单地为写而写,而是训练你的思维逻辑能力,将一系列概念串联在一起,形成网关思维,通过文字线性表达出来。
长期写作,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提升思考力和专注度,并有效地缓解压力和情绪。
如果你在学习和工作中找不到方向,可以试试用写作来帮助自己走出迷茫。
写在最后:
写作之难,难在开始,总追求精益求精,给自己设限。
凡事都是积累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