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宝宝生病,如何正确护理?

宝宝生病,如何正确护理?

作者: 何君子兰 | 来源:发表于2020-01-23 19:18 被阅读0次

    宝宝生病了,身体非常不舒服,哼哼唧唧,很吵很闹;又或者精神不好,不吃不喝,很疲倦样。遇到这些情况,家长们普遍都会比较焦虑,由于平时人们存在的错误观念,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护理,以致病情加重或者拖长。

    科学合理的护理,非常有利于病情的康复;错误的护理,往往延长病情,甚至加重病情,进而会用药导致不可测的风险。

    那么如何护理呢?什么样的护理才是合理科学正确的护理呢?纷纭杂沓的老观念里的护理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呢?在不同医学理念里,存在众说纷纭的不同护理方法,它们又是否合理呢?我们提出的护理方法,有什么理论根据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而又必须做出抉择的问题。

    宝宝生病时的护理,无外乎从衣食玩三大方面入手。

    一、该穿多少盖多厚?

    首先谈谈穿衣盖被,保暖这块。中国人都爱把感冒叫做受凉、着凉了,拉肚子一般说成肚子受凉了,“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可见,中国人特别怕冷怕受凉,天气一变凉,也会立即叮嘱亲朋好友“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及时添衣”,浸透着满满的温馨和爱,令人非常感动。所以相比于外国人,中国人衣服穿得特别多,尤其面对容易生病的孩子,恨不得用厚厚的被子包裹着。

    (这是在2018年11月8日,一个孩子脱下来的衣服和抱被,堆满了整个椅子,当时气温在10℃左右。)

    (这是宝宝减下衣服后的情况。这个宝宝穿衣服之厚,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家里已经没有衣服给她穿了,因为所有能穿的衣服都被穿在身上了。)

    事实上,人们感冒是真的受凉了吗?如果受凉一说能成立,那么中国人应该比外国人大大的少感冒,因为中国人比外国人都穿厚多了保暖多了;如果受凉一说能成立,那么海南这样的地方,应该不会出现有感冒的人。事实上,日、欧美等外国人,普遍穿的比较薄,他们感冒次数并不会比中国人多,甚至还要少很多。在内地大街上偶尔出现的瑟瑟寒风中穿着单薄的老外,看起来还很健康,精气神都非常好,让国人好生羡慕。

    所以受凉致病因一说,不是那么能说得通。

    那么人们究竟该穿多少?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可以从人类的进化史去观察,可以从进化条件或者进化背景去思考。人类从非洲不断迁徙到各大洲,开拓疆域,扩大生存空间,他们也不断挑战寒冷地区,慢慢的迁入寒冷地区甚至极寒地区,这绝大部分期间,人类并没有衣服可穿也没暖气来可供保暖,衣服被子的出现时间大概也得在进入农业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在没有衣服被子的条件下?事实上,他们是凭着大自然给的身体,身体自身的御寒能力,向寒冷地区进发的。也就是说,没有衣服,他们也能够适应地球一些并不是非常冷的地区;在出现衣服被子以及一些其它取暖方法和设施后,人类才进入一些极寒地区。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并不需要那么保暖,并不需要穿很厚的衣服,并不需要盖很厚的被子。

    所以,目前国人穿衣的厚度,很可能远远超出了该有的厚度。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怕冷?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穿这么厚?

    中国人的食物都喜欢爆炒油炸,都经过高温加工。在这加工过程中,由于受热的影响,食物里的天然形态的钙被破坏了,变成了人体不易吸收的钙 的形式,从而造成国人普遍的缺钙。而钙能作用于肌肉和血管的收缩性和兴奋性,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对机体的体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缺钙的情况下,人们容易怕冷。这大概是国人普遍怕冷的营养方面的原因。这营养引起的问题,会转化为心理因素,强化人们怕冷的心理。

    作为不受到怕冷的心理和传统观念影响的宝宝,他们会像大人那么怕冷吗?答案是,不会。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婴幼儿发展处了一种特别的御寒机制——全身布满一种神奇的褐色脂肪。

    褐色脂肪(Brown Fat),是动物体内一种主要储存中小型脂肪滴的脂肪细胞,可以产生身体的热能,它燃烧耗能大概是肌肉组织燃烧耗能的5倍以上。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还不成熟,褐色脂肪的神奇就在于它在新生儿的体内比例非常高,这样就可以保证新生儿体内的褐色脂肪产生足够多的热量。不至于让他们受冻。大自然的设计就是这么奇妙,为宝宝设计好褐色脂肪,当宝宝离开妈妈温暖的子宫,褐色脂肪就会产生热能,帮助宝宝适应这“寒冷”的新世界。而当宝宝慢慢长大,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逐渐完善,褐色脂肪也会慢慢减少,到成年时,褐色脂肪的比例已经减少到不足体重的2%,成年人身体里含有的褐色脂肪非常少,主要分布在脂肪比较薄的地方如脖子、锁骨、肩膀部位。这些地方没有脂肪保护,需要热量比较快的产生。

                                    ——整理编辑来自《婴儿为什么不怕冷|神奇的褐色脂肪》

    婴幼儿体积小,毛细血管数量跟成人差不多,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密度大很多。宝宝穿盖太厚,受热影响,会引起身体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在呼吸道产生大量分泌物。在呼吸道的表现就是鼻塞鼻子堵,痰液多(有一部分来自于毛细血管产生的大量分泌物),呼吸不通畅。所以常常看到很多婴儿莫名其妙的鼻塞、打鼾,这时常常会被没哟经验的医生诊断为先天性鼻炎。而在感冒时,鼻腔毛血管本身就容易充血水肿,有鼻涕排出,如果穿太厚了,这一现象就会加剧。所以常常看到婴幼儿感冒和咳嗽期间,出现鼻齁、喘的厉害、呼吸急促等症状,这时容易被没有经验的医生诊断为喘息性肺炎。所以,热生痰,是因为衣服穿厚了。

    对于婴幼儿宝宝,既然穿厚了坏处这么大,又有褐色脂肪的保护,我们还为什么需要担心宝宝受凉呢,为什么还要给宝宝穿那么厚呢?我们只需要给孩子穿的合适,不被冻着即可。

    人们常常以成人穿衣的厚度来给宝宝,跟大人穿的一样厚。他们以自己的感受出发,从自己的冷暖感觉出发,以己度人(宝宝)。他们不知道,宝宝的冷暖感受跟成人是不一样的,以己度人给宝宝穿衣的后果,就是宝宝太热了。人们想要给宝宝衣服穿厚的冲动是如此顽固,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他们不观察孩子到底冷还是热,完全依着自己的感觉感受来衡量宝宝的冷热。他们直接跳过观察所需要的费神费力,以自己的感觉来测度孩子冷热,实际是一种偷懒的行为。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到底是冷还是热?很多大人采用摸手是否暖和的方法,也有一些育儿专家提供摸后颈温热与否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不靠谱。

    手是婴幼儿的散热器官,宝宝新陈代谢快,需要通过四肢来散热,所以常常发现宝宝手脚都偏凉一些。事实上,常常发现,摸手冷,大们给孩子增加衣服后不久,手又变凉了。手冷,并不代表宝宝身体冷。

    正确判断孩子是否冷的方法,只有观察。如果孩子活动跟往常一样,神态很自然,玩的开心,睡的很香,那宝宝就不冷。这是唯一的判断冷热的方法。

    常常遇到哭笑不得的情况,我指出孩子穿太厚了,热坏了,一些家长就说孩子没出汗啊,所以不热啊。像冬天这样寒冷天气,我们不能以不热没引起出汗来给宝宝做穿衣厚度的依据。在冬天里,如果出汗了(药物伤害的孩子特别容易出汗,所以这部分有一点点例外),那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太热了。

    还有宝宝晚上盖被子,很多家长也非常劳神,整夜担心孩子踢被子。所以人们想了不少招数来治踢被子,最为流行的做法就是穿睡袋。那些厚厚的睡袋穿在身上,孩子就再也没法踢开被子了。我给那些家长说,孩子踢被子就是因为盖太厚了,太热了,你试试晚上给孩子盖个空调被甚至毯子,保证宝宝不会踢被子,甚至还缩成一团。

    每每当面指出孩子穿盖厚了,家长们普遍都难以接受,难以跨出给孩子减衣服的心理坎,甚至有家长激烈反对减衣服。常有报道宝宝捂热综合征的消息,这让孩子受了多少热之苦啊!

    所以千万不要给孩子穿厚了。少穿少盖,带孩子省心。

                              小冬子老师亲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宝生病,如何正确护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in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