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发文说,她把每天的更文当作对自己的奖励,是她减压的一种方式。这句话一听就很牛,但更牛的还是下一句,保持半小时1500字的速度。我发了一个大写的敬佩,她回:就是拉家常。
这真的是谦虚本谦。即使是拉家常,你总得把1500字敲出来吧。即使是意识流,你总得流出1500字吧。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看看自己半小时能码多少字。所以,今天想到哪写到哪,到了半小时,立刻丢手。
大脑是一个奇特的容器,绝对的用进废退。只要不突破极限,越用越灵光。我们常常就看到,那些已过耄耋之年的科学家书画家,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这是最好的例证。老作家马识途,已是105岁高龄,神志清楚,思维敏捷;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106岁逝世的那一年,还在写作。之所以去世,更多的是因为身体功能退化,而不是大脑失能。穿裙子的先生叶嘉莹也已经99岁,她出生于1924年,到2023年,其实已经虚岁一百岁,她现在一样写诗、一样做讲座。她年轻时历经丧乱,颠沛流离,诗词拯救了她。她说,不怕衰老死亡,怕的是成为酒囊饭袋。这个信念支撑着她,让她的心态依然年轻,大脑依然处于成长状态。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一个积极运转的大脑,它的衰老速度,要比身体器官衰老的速度慢,比如说杨绛先生也是这样。她在临终前一月,自知大限将至,先将自己家中的藏书和名人字画悉数捐出,又将手边还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一一赠送给需要的人,甚至,她对自己死后所穿的衣服也作了交代:一件她穿过的非常喜欢的灰色羊毛外套。看到这段文字,我被深深震撼:天底下,再没有比杨绛先生更通透,更参悟生死的人了,因为参透,所以淡定。这样的生命状态,这样的人生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天天码字,未必能达到那个境界,绝对可以锻炼大脑,延缓退化,让脑的退化速度在身体退化之后。
很惭愧,只码了715字。
又:实话实说自己写了715字,简友们居然都没有取笑。简书这点很好,让人放松做自己,也不致害怕被人取笑。很多时候,不苛求完美,让自己先完成,先做起来,远比反复纠结来得轻松。回想跨年之夜,对自己的期许就是:让自己自在,让别人舒服。自己苛求自己,往好里说,是高标准严要求,实际上呢,苛求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把苛求换成专注要好的多,不多想,只去做,只着眼于要做的事,管别人咋说,与自己无关。有了专注,享受到心流,特别开心。心流的次数多了,整个人都舒展轻盈起来了。一起生活的人,自然也放松也舒服。生活是一面镜子,你舒展了,镜子里的你,就是️舒展的模样,你苛求皱着眉,镜子里就是一张苦瓜脸。与其皱眉,不如舒展,与其苛求,不如放松。(这段是补记,简书的这个功能真好。)
2023-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