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备课对于老师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备好课,教的不好也差不到哪里去;没备好课,教的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可是前提条件,你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而且你的那颗心必须净下来,静下来,虔敬地对待你所教的文章,你的课堂就变得神圣起来,你的尊严自然在课堂上就有了。
杜甫的《咏怀古迹》总共有五首,是它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这中间的第三首被选到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五课。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在备课过程中,颈联上联的多音字“省”和尾联下联的“论”,值得思考。
“省”,甲骨文写法,简化后上面的少是“生”的省略,即“性”,本心、欲望,下面的目即观察,表示观察自己的本性。即静心冥想内视,观照自我本性,戒除非分之想。而“画图省识春风面”的意思是:汉元帝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这个解释中把“省识”放在一起解释为识别,也没有清楚地给出“省”的意思,但是由这句话里的“只”,可以断定显然正是因为汉元帝不识昭君容貌,才造成了它叹失美人和昭君个人苦痛的结局。也就是汉元帝之前只是听说过昭君,而真正未见过其人,由此从上面图示可以断定,此处的“省”应该是动词:除去、减少、略去这个解释,应该读作shěng,所谓的省识,就是不识。显然课下注释给出的解释“曾经”是站不住脚跟的。
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论,“侖”是“論”的本字。侖的甲骨文写法,上面是口,评说,下面是册,典籍,表示商讨、评说典籍中的教义。而当“侖”的“评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言”另造“論”(论)代替。造字本义:商讨准则,评说是非。
上面的字的本义中是以第四声来对待的,可是恰恰遗忘了论的第二声的读音的几个解释,即:1、古同“伦”,条理。2、古同“抡”,挑选。3、〔~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而本句的意思是: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显然这里的曲中论就是曲中的条理、编纂中。何况七律要求每联尾字同韵。杜甫这首《咏怀古迹》,根据前三联,尾字为上平十三元。故此处“论”字应属于上平声十三元(lún第二声),而非去声十四愿(lùn第四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