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也被称为校园欺凌,是指同学们之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最近,时不时就传来一个校园暴力的新闻。校园本应是一个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01
校园暴力事件,最近频频出现。是过去也有不怎么见诸报端,还是现在校园里不再那么平静?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这样做?
除了法律缺失、校园监管和家庭教育,还有孩子自身的法律教育的缺失都是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
如果不及时制止,这会对被欺负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阴影,精神上受刺激,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他们得不到安慰和公正的对待,往往会有负面情绪,不肯出门,不肯见人,或许以后对社会也会有一定的仇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有一年,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偶尔被欺负和经常被欺负的比例占到了38.6%。有的直接用武力解决,甚至动用砖头、棍棒,有的把逼迫行为作为主要的手段,脱衣服 、拍裸照、污蔑性的语言......
其实,许多学生排挤、疏远、笑话、讽刺别人,也是一种暴力行为。只不过是属于软暴力的一种,软暴力给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更大。
他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导致离家出走、自残,甚至是自杀等行为。如果到了那时候,再去弥补就晚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很多学生选择不说,怕被人报复。可结果是遭到了更多次的欺凌,精神上的伤害会更深。如果在学校里表现出很多异常行为,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及时引导,不要再认为是同学之间正常的打闹。
除了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老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语上的行为,同样是一种暴力。这让我回想起前段时间我写的闺蜜的儿子在小饭桌遭遇的事情,那个老板娘,不但不制止其他孩子的行为,还当着很多孩子的面就说闺蜜的儿子回去,他爸爸就会收拾他。
这种语言上的暴力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更多次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虽在校外,但性质与在学校没什么两样。学校里老师有时候会嫌学生笨或者挖苦、讽刺,或者平常就让学生自己待在教室最后一排,也不管他。
前阵子听家里亲戚说,她儿子在学校挺调皮的。有一次学校搞活动,说是规定多少人参加,正好班里就多出了俩人。他老师就对亲戚儿子和另外一个特别好动的学生说,不让他们参加了。另一个学生可以回家,亲戚儿子就在教室待着。后来,儿子回家哭诉,亲戚立马就去找了老师。老师好像觉得不太好,就让孩子以帮忙的身份参加了。
老师的行为不当,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很大伤害。
02
学校的责任不能推卸。
既然出现了这种情况,学校就要重视。学校不仅教书,还要育人。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占犯罪的比例也不小,他们很多都是辍学在社会上混。有的学校、家庭、情感教育缺失,也不懂法,只知道跟着人有饭吃。参与各种犯罪团伙作案,这个法律上倒是有明确的处罚制度。
但在学校里,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行为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被欺负的学生往往有苦往肚子里咽,结果就招来多次的暴力和欺凌。学校还把这种行为定性为学生之间的打闹,因为没有什么外伤。
直到事情捅出来了,学校才表态要去调查和处理。如果没有视频的话,单凭受欺负学生的话,也未必肯相信。而且现在学校主要还是抓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教育往往是忽视的。
班里都会定期开家长会或者家访,班主任应该对班里的学生有所了解。班会还要多涉及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一般这个年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告诉他们打人是犯法的,打伤了要赔偿人家。
学校要公平处理,对施暴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分,不能只是简单的批评教育。不能姑息迁就,让其他学生不敢再有这样的行为。放任的话,很可能将来这两种学生都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及时制止或者处分,让他们觉得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
03
研究有些施暴学生的行为,必定与家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脱不了干系,平常对孩子的影响肯定很大。
这些施暴的孩子,很多是家庭不完整的,留守的也很多。长期得不到关爱,学校里老师不管,在家里爷爷奶奶更管不了。
那种不是单亲家庭的,也通常是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比如爸爸酗酒、妈妈打麻将,平常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有了事情也没人倾诉。回来动不动就遭一顿打,还有可能被当作虐待的对象。
有的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还动手打人。家庭暴力的发生,同样会让孩子把这种行为带到学校和社会。孩子看了就会产生一种仇恨,或者是觉得以后他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好好地教育。不能只管生,不管养。就算有的父母会委屈,觉得孩子怎么变成这样,我们也不是不管。应该从自身言行上找原因,孩子受到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就这么深的。
校园一直是孩子们的一个净土,一个让孩子走出校门也为之自豪的地方。那些视频真是觉得很痛心,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施暴者和受欺负的对象。
虽然现在孩子的情况确实参差不齐,出现问题也许是难免的,但是希望过后的处理上能够再重视一些,积极一些,就能挽救一个孩子的前途甚至是生命。不要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比如跳楼。对社会也不要隐瞒实情,让孩子再受到双重的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