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阿惠和妹妹》与《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从故事内容还是画面风格上来看,都非常相似。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妈妈出门了,把阿惠和妹妹留在家里,原本想着妹妹小彩会一直睡觉,没想到妈妈刚出门就醒来了。阿惠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妹妹的责任,帮助妹妹穿鞋,然后还带着妹妹玩走轨道的游戏。由于她一心想让小彩高兴,画铁轨的时候太过于专心,完全没有注意到小彩在哪里。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当发现小彩不见时,阿惠第一反应是吓慌了,当听到自行车急刹车的声音时,她猛地朝路口跑起来。好在不是小彩,阿惠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她马上就想到小彩应该是去了公园,虽然路上遇到两个孩子都不是小彩,但最终在公园找到了小彩。这其中每次阿惠的心情那种紧张,起伏变化都被作者刻画得非常真切。
当发现小彩不见了,阿惠手里的粉笔都掉了。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听到有自行车的刹车声,阿惠首先跑到了街道上,发现不是小彩,拿上掉头往公园方向去找。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同时,在这个画面中能够看到阿惠家,街道路口,以及公园的位置,以及阿惠寻找妹妹的路线。可以作为一个延伸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不仅增加趣味性,也能够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阿惠的动作,头发,都非常逼真地刻画出了阿惠当时的心情。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快到公园的时候更是加快了速度,身子几乎是倾斜到了四十五度,可见当时的急切。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当看到妹妹的时候,阿惠的身体终于松弛下来了。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然后朝妹妹跑过去,而妹妹也看到了姐姐,非常开心地跟她招手。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姐妹两个拥抱在一起,妈妈也回来了,母女三人一起开开心心回家了。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 《阿惠和妹妹》~在成长中学会担当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个点:第一点是妈妈尽然放心把两个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就出去了;第二,阿惠在发现妹妹不见以后虽然被吓慌了,但她仍然能够做出清晰得判断;第三,当阿惠找到妹妹以后紧紧地抱住了妹妹,非常开心,并没有责怪妹妹乱跑。但引起我思考的是第三点。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因为阿惠也同样是作为孩子,所以更加能够理解妹妹的行为。虽然小彩不打招呼自行离开,让姐姐又紧张又害怕,但这也是那个年纪的孩子行为特点,她们只知道自己这一刻想做什么,就去做了,而无法预知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阿惠在找到妹妹以后也只是感受这一时刻的开心与释然,她庆幸自己找到了妹妹,而不会返回去想到自己之前的担心紧张心情,再去责怪妹妹。或者说她不会因为妹妹走开这件事情产生情绪,只是担心妹妹不见了,当妹妹找到以后,她的担心和紧张就消失了,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而我们大人,面对这样一个事件,同样也会像阿惠一样担心、紧张,但同时还会有评判,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从而让自己生起一份情绪。当孩子找到以后,那份紧张和担心是消失了,但是情绪还在,所以,很多人会开始责怪孩子:你怎么一个人就跑开了?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吗?吓死妈妈了……我们的情绪不会自行消失,总是需要一个出口发泄,而这个当事人的孩子自然就成了我们发泄的对象。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认为,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伤害你的是你看待事情的态度。看待同样一个事件,阿惠这样的孩子和有些大人的态度就会不同。阿惠只是看到了妹妹不见了,我又找见了。而有些大人,会因为孩子走丢事件联想到别人对自己的评判,认为自己不够好,连个孩子都看丟了,而孩子会走丢是因为没有跟我打招呼自己就走开了……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不同的人联想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而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故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很多想法其实是自己自导自演的,跟其他人没有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