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写下了这句话,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五月下旬,隔三差五的就会下点小雨,即将答辩的师兄师姐们也陆续回到学校,为他们的答辩做最后的准备。突然间,好像所有的离别,都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时间点,一次性的到来,离别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最后相处的日子里,用尽方法去努力想要留下点什么,或者想要再努力的创造点什么,这种回光返照一般的疯狂其实也是我们对待离别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生活应该有一些仪式感的,既然知道要走,为什么不好好道个别?
离别,才是每个人的常态。
高中的时候曾经天真的以为毕业后即使各奔东西也能重新聚在一起,直到后来真的毕业了,那些好朋友的感情变成一张张远道而来的明信片,变成了难得一见的朋友圈,变成了仿佛再也没有勇气点开的对话框,那时候我才发现,我可能错过了和他们好好道别的机会了。毕业典礼匆匆的合照,毕业旅游短暂的欢乐,竟成为了我对他们最后的记忆。即使相互留了各种联系方式,临走前各种相约某个时刻的再会,可是最后我们会发现竟然连坐在最后一排的是谁都已经不记得了。大学后的聚会永远都是不齐人的,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就好像我们在外面工作,可能我们并没有离开自己原来的城市,但是因为觉得离家很近随时都能回家看爸妈,到最后竟因为这样反而就几乎没有回过家,高中的同班同学们其实都住在同一个城市,可是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分别之后也总会见得到的,在离开的时候没有好好道别,如果我不主动去找,有些人可能我永远都见不上了。
自从上大学以来,每一次快要放完寒暑假,准备离开家里回学校开学的时候,家里人就会开始嘱咐我收拾好行李,然后到了我要走的那一天,会做一桌我喜欢吃的菜,爷爷奶奶会站在门口目送我上车出发去长途车站,直到我走了很远看不见为止。在我上长途车之后,老爸老妈还会在车窗外面和我挥手,一边发微信跟我说路上小心。虽然我每个学期其实也不是很长,四个月左右就回家了,有时候有小长假也会回来一趟的,但是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会在这种离别的时候跟我好好道别,好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放下心来回去继续正常的生活轨迹。
不过对于告别这件事上,我的方式是留下肉眼可见的物件。记忆其实就像一个迷宫一样,我们会把它划分成很多个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都会锁上我们和某些人的回忆,还有想念,但是我们通常不会特地去走到哪个死胡同里,我们只想快快的找到正确的路走出迷宫,所以永远都是在发现新房间的路上,但是,那些越来越多被锁上的房间,需要有一条钥匙被我们握在手上,以便我们追寻那些已经和我们分开了很久的回忆,所以在每一次我知道会是很长的告别的时候,我会去留下很多东西,或是给自己留,或是给那个我即将告别的我必将想念的人。
就好像高中毕业的时候请同学们在我的留言本上留下寥寥几字,甚至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签名,这样在我每一次重新翻开的时候,还能想起一些我们的过往。
大学里亦师亦友的两个助班里有一个师姐已经毕业了,可能是工作繁忙吧,现在鲜有能看到她的朋友圈,但是她毕业照的时候我有去啊,送别会我们好好跟她告别过了呀,就算这样当时的我们会更加的舍不得分开,觉得就好像她被夺走了一样,但是看看我们毕业照那时候拍下的照片,就还能想象她开心笑的样子,大概这才是认真告别能给我们的,可以用时间来解锁的宝物盒吧。
我终究是躲不过别人的离开的,我也总有一天会离开一个圈子,去到一个新的圈子,但是我不会说走就走,无论是送别人走还是我自己走,我都要认真的留下点什么,生活很多时候是需要有仪式感的,就好像我们逢年过节无论如何都想发一些祝福的话语出去,仿佛只有这么做了才像是证明自己确实过了这个节日,认真的告别才能让我们走完整个离开的过程,最后去接受这个必然发生的结果。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只有你去告别了别人,别人去开始了新的生活,而你就被留在了原地,我反而觉得,这对参与这场仪式的双方,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很多人并不会永远都在那里的,更多的时候会是我们旅途中的知交,或者是来给我们上重要的一课。剩下的那个助班师兄六月份也要走了,以后就没有人会在期末发资料给我们备考了,好像我们一下子就要长大一样,那天晚上我出去和师兄单独喝东西,聊了很多,虽然在最后我可能都还没有庄重的跟他说一声保重,但是能在他停留的这短暂时间里见了这么一面也算是不留遗憾了吧。
其实告别就好像是刺眼的阳光一样,你知道其实是你是有必要的晒晒太阳的,但是就是不自觉的就想要伸手阻挡。
可是有些人说了再见,可能就再也不见了呀。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舍不得藏着掖着,一定要在离开的时候,用尽全力好好说出来,就算是小到每一次放寒暑假准备回家了,也可以和三五好友出去聚个餐,喝点小酒的。如果我们都不说,那离开的那个人,或是那群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会被想念着,能被想念,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啊。
下次准备走的时候,好好说声再见,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