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令人眼花缭乱而让人最容易迷失本心的社会,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逐渐在丧失一种透过迷雾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因为我们已经走上了那条追求感官刺激的路太长太久了。
01
我的父亲:让孩子有书读是他工作唯一目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经历过饥荒与赤贫,基因中已经对此产生了无限的恐惧与警惕。走到九十年代赶上只要肯卖力就有改善自己及家庭命运的机会,他们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劳动力,支撑起中国改革之初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对于孩子,他们从来不吝啬,特别是在教育上更是倾其所有。
虽然年头已经过去27个年头,我依稀记得农历1993年11月底的某天,我在村子里和小伙伴玩耍,突然有人跑来大声告诉我“你爸爸回来了”。我脑袋经过短暂停顿后立马往家里跑,刚好看到父亲背着一个大包手提一个塞满物件的塑料水桶的背影。这是我懂事后未见父亲时间最长的一次--半年。听到我的喊“爸爸”的声音,父亲转身看着我,脸上一种放松的表情,眼里带着笑意。直到我也当父亲了才理解当时父亲的感受,正如我间隔长时间后见到自己孩子的第一瞬间,想的是孩子健康真的好,一颗时常牵挂的心也放下来了。
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让孩子每天能吃上白米饭,让孩子不因交不上学费而辍学,这些就是我父亲那辈人努力工作的全部目的,他们至今也从未迷失过。因为两老至今还不时提醒我,你得安安稳稳工作,努力赚钱,好好让小孩读书,其他的就不要奢求太多。
02
我:把赚钱错当作第一目标
从年迈父母的手里拿到生活接力棒后,对生活的态度我从最初的养家不难到如今的如履薄冰的心态,我一直在找原因,最后发现: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把赚钱错当作第一目标!
踏出大学校门面临最残酷就业环境时,能找份工作不用再给父母增加负担是当世唯一的念头,如今真的怀念当初的那份简单。幸运的是如愿以偿。
工作的半年中,发现自己比学生时代还认真,白天跟着领导学习各种业务知识与技能,自觉加班完成本可以第二天做的事情,晚上回到宿舍后自学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到凌晨一两点。那时候的自己感觉每天都在成长,每天累但充实着,虽然领着每月很低的工资,但很知足,并且自信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随着身边同事陆续跳槽拿到更高工资的Offer,看到QQ群中曾经的高中与大学同学一个个有闲有钱,我发现自己慌了。
我从此丧失了对自我的判断,丧失了真正去找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工资收入的数字成了我衡量这份工作是否值得我继续呆下去的唯一标准。
第一份工作提涨薪未得而辞职,忘记了这份工作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学习去找工作之外的收入渠道。
第二份工作是制度成熟的大型企业,每个人似一颗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好,涨工资与职位晋升得用时间来熬,但也能给予自己更多地时间去照顾生活,可最终也耐不住这种慢节奏而离开。
……
在不停地更换过程中,积累的只有对自我的不断否定,随着增加的是对生活信心的丧失与恐惧。最终钱没赚到,在职场上也把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写在最后
钱,这是个好东西,但工作如果只是把它锚定为第一目标,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离它越来越远。
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要一份工作能保证自己的生存所需还能有点积蓄--前提是别大手大脚花,同时还能有空余时间让自己去学习、去陪伴家人,那就非常值得我们去珍惜并付出努力做到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