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群人都争先恐案的在一个山头上找黄金,结果后面来了一个不慌不忙的人,捡了钻石就走了。没有人告诉过找黄金的人,有钻石这样一个东西。
而这样的故事发生在现代的概率变得更小,因为相比原来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打开了更多的窗户,信息满天飞。
随着知识付费时代的来临,那些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正在减少。大家掏心掏肺的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走过的弯路解析出来给后来者听、学。因为拥有一门“手艺”在过去可以谋生,关起门来发财。而现在,拥有一门“手艺”可以成就一代知识网红,不光功成更能名就。
但是我们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微课,却依旧过着一亩二分地的日子,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找不到的“干货”和远方(和干货一样远)。
我看过一个朋友圈分享,作者说她的闺蜜是一枚十分热衷上微课的好学萌妹纸,每天都有听不完的微课。作者问她如此热衷听微课,是真的有收获到很多干货吗?萌妹纸答:我感觉他们说正经事的时间很有限,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害怕错过了哪怕能够对我有用的一句话。看到这里,我都不禁为妹纸的好学感动地鼓起掌来。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可能正是“那些我们以为对自己有用的话”才是我们最大的局限?
毕竟,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干货长什么样子,是圆的还是方的,能吃还是能美?
02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而成功者在世人的眼中又是何其相识,他们都一样有钱,能呼风唤雨。但失败者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出现。
于是当成功学大行其道时,我们开始迷恋捷径另外的一个艺名,叫做“干货”。把成功者的经历压一压,总能悟出点什么来?比如说都他们的性格特质或坚毅品质。把成功者的方法拿过来照着做一做,总能收获点什么?比如说金钱或爱情。
我们怀抱“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老话开始寻求更多的方法论;变得开始迷恋“干货”,却疏于认知自我和他人。
但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大多数人都反对你的决定时 ,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说明了什么?跳出“自以为”、“随大流”的思维圈层,也许才是认知自我的另一种开始。
认知到你和他的差距不止是方法,更是思维。当你开始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思考?第一步、第二步..…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差距才开始变得有缩小的可能。因为你学的是高手的核心干货。
于是乎,干货也变得有三六九等了。
03
在Spenser开《跟着Spenser老师学写作》的第一堂课后,有很多人意见很大,说没学到什么干货。那么你是否想过,他为什么安排第一堂课的铺垫,指引他行为模式背后的思考是什么?他在开课前做的社群等运营模式是为了什么?他在这一系列课程中不断结合大家的反馈、及时调整方向和内容的快速反应得益于什么?他的格局、战略、下一步甚至下二三四五步怎么走……如果换成你,你又将如何推演?
你是来学习一个具体的事情,还是学习能够更加宏观,抽象的理解看待问题?是来学习一项技能,还是能够把它触类旁通?我想后者才是更加核心的技能。才是干货中的干货。
比“教你怎么做的方法”更重要的干货是“为什么他会想到这样做”。别让“做”这件事遮住了你的眼睛,忘了在做之前的步骤是思想的碰撞。
在很火的《刻意练习》这本书里,作者告诉了我们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心理表征的刻意练习,他给心理表征赋予了极高的权重。但是很多人在知道以后,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并没有丝毫的变化,还是在流于表面的去上微课,在课后留言自己学习到了什么知识点,做了多少笔记,却没有去想过自己与那些想成为的人之间,在思维模式,思维结构、思考形式上有什么差异。自己应该如何把这些学到核心技能运用到所将要面对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
而干货其实随处都在,
就在你与大咖们的一次问题请教中;
就在你与你想成为的人的一次交谈中;
就在你打开你思想小火花的碰撞中;
就在你不再拘泥于干货的形式与方法论中。
古语云,老师带进门,修行靠个人。它告诉了我们参悟的重要性。在干货满天飞、在大咖们倾囊相授的时代,最浪费的就是你在一个一流的人身上只学到了三流的干货。
PS:对于我本人来说,我超级感谢互联网,可以让我突破圈层,接触到那些比我更加优秀的人,所谓的圈层,不光是阶级、财富上的圈层,更是思维、格局上的圈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