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发表于1943年,是张爱玲女士的早期作品,那年她23岁,正值青春年华。
作品故事性很强,文字华丽,语言壮阔,很符合张爱玲女士的年龄段年轻人的爱情观。
《倾城之恋》是我第三次阅读,我沉迷于《倾城之恋》为什么会被邵氏兄弟拍成电影?
客观地说,定格于张爱玲女士的创作年龄来评价,《倾城之恋》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作品,无论从语言文字,故事情节等,都堪称一流。我在那个年龄来写这部作品的读后感,只有赞美,没有其它。
而相对于一位近于知天命的人,再读《倾城之恋》,有不一样的认识。忽略语言文字和故事情节不计,《倾城之恋》中人物内心活动不丰富,故事没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就是一部平庸平凡平常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女士的作品中,女人,没有绝美;男人,没有绝帅。这是她作品的特点。甚至,有的作品中,女人的相貌有极丑;而男人,大多为懒散认怂样。这也难怪,张爱玲女士的作品中人物均为普通人的平凡人生。
白流苏虽系名门望族大家闺秀,但是她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包括她家族中嫁娶的三嫂四嫂,均系名门望族大家闺秀,但是行为品性皆为小市民行列。
白流苏和范柳源的相识相知,情节不细腻,该有的人物活动场景和心理活动,通过白流苏家人家长里短的八卦一笔带过,显得避重就轻。相对于张爱玲女士的创作年龄,没有这些情节,并不影响作品的热度。
范柳源的为人处世值得一议。在白流苏面前,他谦谦君子一位,但是,在白流苏从上海到香港的第一眼,看见的是范柳源和一位女人在纠缠。在白流苏和范柳源一起在海滩上游玩,白流苏赌气离开一节中,那个女人又出现在范柳源的身边。典型的小女生为爱赌气的情节,正符合张爱玲女士的年龄认知。而张爱玲在这些情节的处理上,选择了女主角的宽容。张爱玲以后的作品中,也是如此的处理。可见,张爱玲女士在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爱情观,与她的童年的父母爱情婚姻生活的影响密不可分。
张爱玲在其后创作的作品中,男人很少有用情专一者,也许与她生活的年代的社会状况有关系,那时的男性可以有三妻四妾。而且,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哥们,大多三妻四妾,他们不专注于学术或是赚钱等事业性的事物,只专注卿卿我我等妾、妓或是有悖伦理之事。也许因为张爱玲女士的作品大多为普通人平凡人的生活记事,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平凡人就是那样生活的吗?
《倾城之恋》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他记录了当时那场战争,记录了香港之战。
至于作品结尾写到“倾城”之事,和白流苏和范柳源的爱情没有任何瓜葛,他们的爱情普普通通,没有“倾国倾城”。在香港没有发生战争之时,他们已经私定终身,战争只是加速了他们尽快走进婚姻的殿堂,所以也没有环境意义上的“倾城”,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起名为“倾城之恋”,也许为博得关注。
邵氏兄弟把这部作品拍成电影,票房满满。爱情故事,没有年龄、性别、国界、边界之别。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