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艾灸】是什么?

【艾灸】是什么?

作者: 艾晓云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7:48 被阅读0次
    【艾灸】是什么?

    十年前,知道艾灸的人,还不算多。

    到今天,不知道艾灸人的,应该也不算多了。最近一些朋友问我“艾灸是什么”?我瞬间有种说不完话的感觉。

    总有新朋友刚刚开始接触艾灸,所以还是整理出来,方便大家了解。

    【今天的主要内容有五个】

    1. 什么是艾灸

    2. 艾灸有哪些功效

    3. 经络穴位基础

    4. 日常保健如何艾灸

    5.艾灸注意事项

    01 什么是艾灸

    顾名思义,艾灸是以艾为材料,点燃后,以其火力,借着火的热性,将艾的药性,通过穴位深透到经络、脏腑,从而达到保健、去病的目的。

    灸,下面一个火字,上面一个久字,意思就是借着火力久久熏灼。

    了解艾灸,首先要从艾说起。 什么是艾?

    艾,就是中药,并且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在中药的队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艾,可以食用,属于药食同源的东西。

    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艾叶,味苦(煮水喝就知道了)、辛(指的是艾叶的香气)、温(指的是药性)。

    艾草,全草可以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艾草很普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找到。但是如果从药性来看,最有名的当属李时珍的故乡“湖北黄冈市蕲春县”,古时叫做蕲州。这个字念 qi,二声。蕲艾的出名,是沾了李时珍的光了。不过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蕲艾的好,确是有道理的。

    其次是河北的安国县。今天我们买到的大部分艾是河南的南阳艾。另外还有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艾。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买本书看看,叫做《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作者是梅全喜,是广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现代人通过所谓的现代科学方式,对艾叶进行研究。从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关于怎么鉴别好艾,好艾条,也是很深的学问,以后慢慢教大家。用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艾灸的起源发展

    我们再简单聊聊艾灸的起源。艾灸不是今人的发明创造,是古人经过几千年慢慢的总结积累而来。甚至有可能是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有了。据说是古人先发明火,发现烤火后很温暖,感冒不舒服烤火后就好很多。后来就尝试用各种火源,比如桃木、松木、柳木等,但发现都会伤人。比如《外台秘要》就有关于八木之火伤人经络的记载。

    随着慢慢的生活积累,人们发现艾草的燃烧火力均匀、柔和,取材方便,而且燃烧后味道很香。慢慢发现经常闻艾烟的人,身体、精神都会很好。久而久之,随着中草药的发展,就这样被慢慢流传下来。

    但是艾灸主要在民间发展,唐宋元的时候宫廷也很常用,看过《芈月传》、《大长今》的人,应该也有印象。

    只是到了清朝,贵族们认为接触身体不雅,于是艾灸没有在宫廷发展,加之我国的近代国家动荡,中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好中医呈现断崖式的损失。

    我国四大中医典籍之一《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素问·汤液醪醴论》就有记载:“馋石针艾治其外”。是说馋石、针刺、艾灸等方法,通过刺激身体外部的体表腧穴经络,治疗疾病,属于外治法的范畴。

    《黄帝内经·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也是今天大家到各家美容院、养生馆看到的比较多的宣传语了。

    《孟子》也有记载“凡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也”,可见当时已有艾灸治病的方法。

    此外,重点介绍艾灸的书籍典籍也有很多,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据说是扁鹊(秦越人)所著《难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宋代太医窦材《扁鹊心书》、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现代的《谢锡亮灸法》,网络红人单桂敏艾灸等等。

    艾灸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成为一种保健养生热,只要是个美容院几乎就有艾灸项目。

    02 艾灸有哪些功效

    说了这么多,聊聊艾灸的主要功效吧。艾灸的功效,各种资料都有记载,角度很多,说法也很多。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几点:

    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这点很好理解。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艾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借着艾的药力和火的热力,就能够使经络温暖,驱散寒邪,使经络运行顺畅。

    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道家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所以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

    《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这点今天看上去有点夸张,目前不知是否真实有效,我本人表示需要验证,毕竟咱没搞过急救,见识尚浅)

    《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此外,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一直存在争论。

    但我认为,凡事一分为二看问题。不是说所有的热病都不能灸,也不是说凡是热病都可以灸,具体问题还要具体看。

    在古代文献中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

    《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

    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提升免疫强身健体

    我国民间早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等等,早已说明艾灸是日常保健、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之所以在民间流传,就是因为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甚至不需要花钱,自己就能去采。

    日本对灸法的继承发扬,其实远远高于国内。日本民间谚语就有“不与不灸三里者同行”,意思是说出门在外要经常灸足三里才能使身体保持健康,不生病,不给别人添麻烦。你不灸足三里,身体不好,总生病,别人就不愿意和你作伴,累赘。

    还有其他比如美容、减肥、延年益寿等功效。

    03 经络穴位基础

    想艾灸,那就不得不提:经络、穴位。因为,五行、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础。也是爱好者、初学者的最佳入门捷径。了解、掌握一些基础的经络知识,可以让艾灸保健变得更加简单,甚至自己都可以配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简单来说,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通常我们把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和十二正经放在一起,说人体有十四条经络。

    不要头大,其实非常有规律,仔细看,一学就会。

    任督二脉,就是人体正中线,前面是任脉,后面是督脉。

    中医说阴阳,人体前面是阴,后背是阳。立正,腿内侧是阴,外侧是阳。手也一样,内侧是阴,外侧是阳。上为阳,下为阴。

    下面就非常好理解,好记了:手有六条经,内侧为手三阴经,外侧为手三阳经;足有六条经,内侧为足三阴经,外侧为足三阳经。总共12条经。

    这些经络,和人体的脏腑是一一对应的。

    人体有五脏:肝、心、脾、肺、肾(脏器为阴,都在内侧);

    人体有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腑为阳,都在外侧)

    有人疑惑了,不是12条么,五脏,是不是少了一脏呢?没错,在人体经络中,把【心包】作为一脏,与三焦对应。

    了解这些,今后就会有一点点概念了,学习要慢慢来。

    04 日常保健如何艾灸

    艾灸保健调理遵循的最简单原则就是:【经络所过,疾病所主】就是说只要你能把疾病对应到经络,那么灸这条经络上面的穴位就可以了,这是最基础的。如果细到穴位,那就需要再往深学习研究了。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哪里疼,哪里不舒服灸哪里,这就叫做【阿是穴】,灸阿是穴也是最常用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跃跃欲试了,那么到底怎么操作呢?

    艾灸有几种分类,我们今天只说:悬灸,即手持灸。以后慢慢介绍其他方法。

    悬灸也是最简单、最易学、艾灸入门第一课,就像数数一样。顾名思义,就是艾条点燃后,手拿着,悬空,对着皮肤穴位进行艾灸。

    这个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简单,感觉热了立即远一点,不热近一点即可。

    初学艾灸,一个穴位灸10-20分钟,感受一下,循序渐进,逐步加长时间或者按照老师给的方法进行艾灸。

    把大象装进冰箱,拢共分三步!

    想艾灸,拢共也分三步:1 买艾条,2准备打火机,3 点燃艾条,对着皮肤。

    不要只想象,不行动!

    记住,拢共分三步!

    05 艾灸的注意事项

    孕妇慎灸,必须有专业的医生指导或操作方可。平常不要乱灸。因为艾灸既可以安胎也可以调整胎位,又可以自然引产,处理不当会导致滑胎。

    忌辛辣油腻,尤其是凉。灸后不沾凉水,不吹凉风,吃喝冷饮和食物。

    灸前后喝300ml左右温热的开水,不烫为度。这是排毒的最好方式,切忌喝饮料。

    灸后3小时再洗澡,等待穴位闭合,毛孔闭合,以免进寒湿。建议先洗澡再艾灸。

    忌运动后马上艾灸。艾灸需要调动气血,运动会让气血过于分散。

    饥饿不可灸,会导致血糖低头晕乏力恶心。饭后1小时再灸。

    灸的时间,以身体感受为度,一般20-60分钟。调理去病可能要90-120分钟,但要有人指导。

    其他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提问,也欢迎加我交流。

    【艾灸】是什么?

    选择一件自己热爱的事,并且把它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艾灸】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z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