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三十,身材走样的厉害,身边多个已为人父的朋友,嚷着要改变现有的身型。我跟他们说先别制定减肥的“惊天动地大计划”,坚持每日做5个俯卧撑看看。得到的大多数回复是:“5个俯卧撑,这也太少了吧?”
是啊,对男同胞而言,做5个俯卧撑真的很简单,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迟迟无法开始行动呢?简单不代表着容易,知道不代表着能做到,也许脑海里挣扎着:“这对减肥真的管用吗?这得做多久才能减下来呢?”,又或者内心是否真的想要改变?
毛爷爷的老师徐特立,在四十三岁时通过勤工俭学去法国留学,同行的伙伴都有点担心,他个年纪要要从0开始学法语,会不会太困难了?
于是问徐老,“您这么大年纪,能学会法语吗?”,徐老则说:“我虽然年纪大,记忆力也差了很多,可我一天总能学会一个单词吧,一年下来就是365个,假设花上7年时间,就是2555个单词,那么在我50岁的时候,就能掌握法语了,如果我每天学2个单词,5年的时间就可以了。”最终,徐老在五年后能非常流利地使用法语。
再有成就的人,在面对一个新领域时,用的都是笨办法,即每天在这个事情上投入一点时间,哪怕只是一点,建立起持久的行为习惯,等待着时间的复利。
也许我们对时间太过苛责,想马上看到时间带来的效果,以致于不屑做简单到类似”每天记1个单词“的事。如果你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像徐老这样学英语的朋友”,5年后看到他流利地使用英语,除了说一句“真厉害”外,会不会为自己的迟迟不行动感到遗憾呢?
对于时间的价值,我比较认同的是李笑来老师的与时间做朋友的观点,他说:“我有个朋友叫时间,她跟我两小无猜,可她在默默陪我走了许多年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很无情,她的存在就是自顾自地流逝,可我却把她当做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伴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
我们都曾被一些"煽情的话”鼓舞过,可过了几天,药效失灵了,又被打回了原形,诸如大多数名人在一流大学开学或毕业典礼上,说的最多的是:"follow your heart ,勇敢地做你自己",但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讲这些话的人本身都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可是“听这句话的你”,如果连从沙发上站起来动一下的行动力都不具备,follow your heart 只会成为你不想改变的借口。
好友安在毕业5年后顺利通过CPA考试,并不是她有多聪慧,而是用一种笨办法,每天投入30分钟的学习,一年182个小时,5年912个小时,她就是依靠持久的行动力打赢了这场仗。
2年前,同事肥呼的字挺像“鸡爪”的,他当时说“这字写得太拿不出手,孩子家长会签名都怪不好意思,我要坚持每天写10个字,静静地等着,一年后字应该会变好的。”我当时是只是笑笑,心里却想着“他应该只是说说吧”,没想到2年后,再见他的字,我已经望尘莫及了。
邻居小艺的爸妈在他的教育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小艺日常的学习主要是妈妈给予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爸爸下班后看电视和玩手机的多。小艺的妈妈为了让他学好口语,每天让小艺读5分钟英语,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想到小艺竟然真的做到了。小艺的爸爸明显感受到孩子说英语的自信和流畅,似乎认为妈妈培养他这习惯的方法有点收效,同时呢,也感叹到原来孩子比自己更自觉,做得更好。那之后,小艺的爸爸也更多地花时间在他身上,周末总会抽点时间带他去图书馆或一起玩益智游戏。
我们每天可能会花5分钟来生气,或焦虑未来或纯粹发呆,却迟迟不愿意开启一个每日投入5分钟的习惯。这让我想起自己曾低落的一段时期,好友说的一番话:“你明明知道那里有一扇门,门开着,阳光透着那道门照耀进来,你本触手可及的,可你蜷缩在角落里,就是不愿踏出门一步。”
《自律力》一书的作者马歇尔是一名高管教练,过去三十多年都在帮助成功的领导者建立积极的持久的行为习惯,他认为“不肯承认自己需要改变、不重视自身惯性的力量和不知道怎样去改变”,是让行为改变变得困难重重的主要障碍。
如果想要着手建立一个受益持久的行为习惯,先从沙发或座椅上站起来,每天做一点,带着孩子一起进步,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总是会善待那些每天走一小步的人。
封面图片来源:包图网
乐习记APP帮助孩子快乐地养成一个又一个健康积极的微小习惯。
苹果手机:在Appstore里 搜索 乐习记 下载
安卓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小事毕·大事成--每日一小事,习惯自然成乐习记微信公众号:
用心的家长会来这里~关注我^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