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书之时,发现一本教辅书上前一页所写为“后母戊鼎”,而后一页为“司母戊鼎”,想起之前另一本教辅书上也为“后母戊鼎”,以为出版有误,于是拍照发了说说。很快便有同学指出,司母戊鼎确实也叫后母戊鼎。上网查阅,发现其确实在2011年改名为“后母戊鼎”。
改名缘由解释为“商代的文字书体比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巧的是我手机上设置为繁体字,所以我看到的后其实是“後”。当下便想到简体的“司”和“后”确实可以用正反来解释,但简体字据我所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简化、推行使用的,而此鼎是殷商文物,这样的解释在我看来实在太过牵强。
然而我当时想到的只是繁体、简体之差别,考虑到了汉字的演化,但却一不小心默认了古人都用繁体。过了好久才想起来应该用甲骨文进行比对,查阅了“司”“后”甲骨文写法,如下图所示。
(其实在后的第四种写法便可看出其到繁体的演化雏形,而用红笔圈出来的两个字即为部分学者所解释的“司”“后”正反之变。)
据了解,当初此鼎的命名是因为鼎内有“司母戊”字样,所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决定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这里的“司”是祭祀的意思。
到了1962年,台湾学者金祥恒首先提出异议。他在《释后》一文中,将甲骨文中的“司”字释为“后”。他说:“《说文》:‘司,臣事于外者,从反后。’从反后,其实为一字……因甲骨文求对称,常常正反书之,其实为一字。左右对称,故司之说解为臣事于外者,与后发号者君后也,其义一之与二也。许氏不见真古文,不知为一字,强分为二,而易其说解。”
《释后》一文出现后,“司”“后”之争浮出水面。2011年3月底,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然而“司”“后”之争并未因此结束。
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和几个朋友探讨了一下,然而除了男友认真的听我讲,饶有兴致的看我不断研究,然后又推翻自己之前的结论外,基本没人对这件事感兴趣(我知道他其实也不感兴趣,只是在假装配合我)。
大家都在忙着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各种考试,实用主义之下,这样一个疑问显得如此不合时宜。然而我还是花了大把时间,看各路学者论文、查阅甲骨文、金文写法,只是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
从字形来看,“司”字殷商时期的写法大约如下:(注,两张截图均来自书法字典网,该网站整理了各个时期各种字体以及各种书法家的不同写法。我最初查阅“司”“后”二字的写法也来源于此。)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该网站中,所谓的“司”“后”正反之变皆释为“司”字。(当然,网站的权威性、准确性需要考量,但其亦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后”字的写法如下:
从后字的截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写法是与“后”字到繁体的演变有较大差异的,见下图
关于该字的字形,王国维先生将其解说为“毓”,还说:“该字诸形,皆象倒子在人後,故先後之後古亦作后。盖毓、后、後三字实本一字也。”也就是说商代以“毓”字代“后”字。
至此,除了“司”“后”二字之争外,“毓”也来凑了个热闹。反正我是懵了,这仨到底谁是谁啊,它们变脸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这可苦了后世的学者专家了啊。要不,我们换个方向来看看,从字意来解说解说。
从字意来看,“司”字的释义大约有以下几种:
①同“祀”,年祀,名词
②同“祀”,祭祀,动词
③“管理”之意,如司空、司马、司徒
④同“嗣”,王储,王位继承人
称“司母戊鼎”一般取其祭祀之意,即祭祀母亲戊。
“后”字的释义如下:
①王后,正嫡妃
②君主,王
③诸侯
④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与“皇天后土”中后字同义
改名为“后母戊鼎”,一种说法为“后”是爵称,指其身份和地位;另一种说法取其受人尊敬之意,释为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依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也难以知道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我们都想错了也不一定呢。
无聊之人的扒扒扒,就扒拉到这吧,我也并非专业研究汉字、历史,诸位权且一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了,有问题欢迎指出和探讨啊,说不定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呢。)
依我拙见,改不改名的都只是其次,从中折射出的问题更值得你我思考和关注。学术研究的认真性和严谨性;对历史事实、对文物的尊重;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等等,这些才是历史学者、管理者们、我们真正应该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一个严肃的结尾(´。・v・。`))
参考文献:
葛英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商代大鼎的“司”“后”之争.殷都学刊.2012年
常玉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论卜辞中的“司”“毓”.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
曹定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司母戊鼎”不可改名为“后母戊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