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额
今天乘地铁回家的时候,还是像往常一样,本着尽可能让自己远离手机的想法,眼睛到处搜寻可以用以消磨时间的元素。
眼睛的余光忽然定位到了前面一位小伙子的手机,目测水果6,没有手机壳,屏保膜已经缺的像老房子墙上的窗户。
吸引我注意的是屏幕里那一抹熟悉的蓝色:支付宝的余额界面,赫赫然的三位数字,9字开头。那位男子在这个手机界面停留了数秒后,按下home键,打开了另一个App:中国xx银行,登录,输入密码;出于礼貌,我尽量让自己不去记住他输入的字符。进入了余额界面,他点了一下那个睁眼/闭眼的按钮,屏幕上最大字号的区域由几个*号变成了一串数字,五位数,1字开头。他仍旧是在这个界面停留了几秒,按下home键,然后关了手机,眼睛望向了地铁线路图。
我用眼睛从头到脚扫了一遍他的背影:2天未洗的头发、1年+的白色T恤、2年+黑色学生款式书包、0.5年+黑色中裤,外加一双1年+的橡胶凉鞋。大概也是一位从事执行类工作的职场人士,年龄应该和我相仿。
地铁的最末尾几站向来是人多的,因为离市中心远,这里的房子都相较便宜,是不少风都在大城市里人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整个城市一点点的扩张。
在货币越来越趋于数字化的今天,打开手机资产管理类的App,看一看余额上的数字,是身边的人经常会做的一件事。那一串数字就像一张你认识而又亲切的人的照片,即使你再熟悉不过了,在某些时候,总会忍不住拿出来看看。
我也像那个住在地铁末站的陌生人一样,在上班的路上,在工作忙里偷闲时,在周末家里对着四面坚实墙壁时,会打开自己的余额,来看一看。
2
面试
今天为自己的生计奔波了一回,看着地铁上电视里“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字眼,去了两处咨询了一下“卖身”的事宜。毕竟,看着余额,自己会慌。
一处是自己有意愿去的,聊得结果在意料之中;另一处面试前就觉得不靠谱,去了也如自己所愿,真的不靠谱。
但是前者,还是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求职者,一个普普通通的招聘者,聊了一些普通的东西,最后达成一个普通的协议,大家对彼此都比较满意,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
在学生时代,自己所处的班级叫“临界班”,也就是趋于“精英班级”和普通班级之间的一种,这种班级被寄予了“让大部分人迈向精英”的厚望。在当时,班主任的一句话到现在都有映像:我们这群人注定就是“临界”的这一层,无论是情感,还是学(事)业,总是处在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一层的人儿,在现代社会里有一个专属名称,它叫做“中产阶级”。
这个城市,由无数的中产阶级共同在努力驱动着前进,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这群人是推动这个社会,乃至这个世界向前进的最主要的动力。他们承受着、盼望着、拼命着、享受着。他们一辈子都在想着如何向更高的一层迈进,然后坠落,然后继续渴望着,就这样一直循环,逐渐走完一生。
然而,成为中产阶级,却是无数刚踏进生活的人的梦想,他们努力了半辈子,就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3
大城市与回家
有时候,身边的人会问起,有时候,自己也会孤独地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
网络的大千世界里,关于留下来和回家的鸡汤各执一词,刨去一些营销性的观点,你仍然难看出谁有道理;于是,有理性的人就跳出来说:留不留下,得问一下你自己的心。
其实,在很多瞬间,都会让你做出抛下一切,奔向远方的决定。
比如加班很晚,一个人走出公司的大门时,
比如下班时看着满满的一整公交人,并且还有在往上挤的站台,
比如在最繁华的街角漫游的周末,
比如在每个工作日梦醒的早晨,
比如手机播放列表随机到了一首贾老板的 Five hundred miles.
有人说,让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你,留在大城市的理由,是你心里的那团火,它在无形中激励着你前行。但其实很多时候,梦想并没有那么伟大,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现实面前梦想往往不堪一击,当你拾起那一片片碎片,再慢慢拼凑起来,它没有像传说的那样更坚固,没有一丝丝涅磐重生的感觉。
其实,支持你走下去往往都很简单,它是来自你日常生活中里的各种感动,这些瞬间可以是每月固定的日子发到手的工资,也可以是来自美女同事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甚至可以小到旁晚收下被阳光晒得发硬的干净T恤。它们点点滴滴融合在一起,去中和并反应掉生活中的那些孤独、无助、委屈、无聊和累,然后一点点累积成记忆,生成属于你的安全感。
幸运的是,我锻炼了一种有效收割这种感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让我没至于在各种压力下轰然倒下。
然而,有些人就没那么走运了,他们就很少能去捕获这些感动。或许,他们只是主观上选择性去忽视这些;而又或许,我也在慢慢地成为“有些人”。
4
故梦
“故梦”这一词,其实是我从陈慧娴的《冰点》里摘抄过来的。当时听陈慧娴,突然随机到这首歌,然后便单曲循环了八十多次,现在已经回忆不起当时听这首歌的感觉了。按我自己对陈慧娴的理解,这首歌大概是在抒发慧娴对旧时恋爱的那份感觉的追忆吧,毕竟,她是最喜欢唱《傻女》的;毕竟,她到现在还没嫁人。
我自己会喜欢上这个词,原因是自己从大三开始,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这个节点,脑海里会逐渐回忆起自己从两岁起到现在种种梦里的场景,那些场景并没有很美好,只是平淡、朴实,虽然每次想放空一切,努力去回忆起整个梦境,然而它总会和你开玩笑,会躲起来,不让你发现。不过这样一来,反倒有一种朦胧的美。
“故梦”一词,也是这样来的,虽然对于有些人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弗洛伊德关于梦的阐释:“对现实生活的映照”,大概证明了我自己对儿时生活的一种怀恋吧,即使我的童年生活和很多人相比,要惨的多。
5
“伪”意识流
弗吉尼亚·伍尔芙,20世纪意识流代表作家之一。
大概是因为学生时代里有一篇她的文章《墙上的斑点》需要学习,我对这位美女作家映像较深,还记得她的结局:最终,她跳河自杀。映像里历史上对她的结局这样阐述:她因为思考太多,以至于近乎神经质,后发展成抑郁状态,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借助丈夫的帮助才能勉强度日,后来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她选择了自杀。当时的评价是她是深爱着她的丈夫的,但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她丈夫也是深深依赖着她,即使每天寸步不离地照顾,他也是心甘情愿。
伍尔芙的事迹拿到现在社会里,也是一个好的故事。但意识流小说,听我高中语文老师讲,却在上世纪中叶,因为太难被理解,逐渐被“淘汰”了。
然而,我从开始捡起书本时,发现在一些小众的平台上,某些短篇小说,或是散文,或者仅是一篇营销类的软文,它们都在现实叙事的基础上,穿插了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他们用这种意识流动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想法。虽然网络赋予了个人一个可以抒发任何情绪和想法的通道,但是,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活动,留住自己在某个时间节点下的想法,来拼凑并留住前文所叙的那种生活里的一丝丝感动,似乎更有成就感一些。
我没办法像伍尔芙、福克纳那样,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耐性,去用笔记录下自己时时刻刻的思绪流动,所以,我斗胆的借着前人流传下来的称号,起了个名字,叫“伪”意识流。
6
尾声
从前,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时间节点了,我一度以“别人一点都不了解我”为自豪;心里觉着我自己能从你的一举一动分辨出你要什么、你现在的状态,而你却不知道我说的话、我做的动作,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装出来的。这种自嗨式的行为,甚至一度成为我自信心建立的源泉。后来发现面具戴久了,真的就很难脱下来了,以至于到现在我自己都分不清自己的行为,到底哪些是为了达到我的目的,哪些只是一些自嗨式的狂欢。
大概,精神分裂症就是这样来的吧。
于是,在某个很平常的早晨,我决定改变自己,历史上的大事件,其实也是在很平常的人或事的节点,发生改变的;我决定慢慢卸下面具,逐渐放下心里的那一层厚厚的盔甲,有意者,自会驻足观之,无感之人,尔之心之所系,又何足挂齿?
不过,把柔软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你需要让自己更强大起来,要有不让心灵受到他人他人侵犯的能力;就像你决定不再给手机上保护壳,你就得更加细心呵护它,让它一直焕然如新。
最后,尝试着去收集更多的感动吧,也尝试着去给他人创造一些感动。
2018.7.19
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