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接下来庄子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来引出逍遥至人的境界。
肩吾同连叔说,他从接舆那里听到一些话,给他的感觉是“大而无当”,听上去极其夸张。“往而不反”是说接舆讲的事情好像都是随口一说,根本不顾及有没有什么逻辑,不考虑这些话是否经得起推敲。肩吾听了接舆的话,内心只感到惊异怖畏。怎么形容呢?就好比是天上的银河,简直漫无边际。“大有径庭”是形容接舆的话同常人的经验大有差别,“径庭”是门径和庭院,用两个距离较远的事物来比喻差别大。肩吾认为接舆说的那些,完全不合乎常理,纯粹是胡说八道。
我们先不要去管接舆究竟说了什么,只是来看一看肩吾的这种反应,他的这种心理,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当一些事物超出于我们经验的认知,我们也都会是表现得极为诧异,最主要的是表示怀疑。
前面我们学习到“小知不及大知”,这是人的知见因为分别执着而产生的不同。按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众生根器有别,被烦恼所障碍的程度不同,所以佛才要开设种种法门接引。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堪称最殊胜、最方便、最直截,也是最不可思议的,便是净土法门。古大德曾说,净宗持名念佛是“万修万人去”。可是,为什么今天修净业的人千万人中往生者难有一二?因为这个法门的特点,是“易行难信”。信是最为关键的,没有信,自然不会有愿,行也会不切实。信什么?信有阿弥陀佛,信有极乐世界。不要说没有佛教信仰的人,就是很多净业行人,对于阿弥陀佛,对于极乐世界,都难以深信不疑。
肩吾以为接舆的话“不近人情”,实际是在讲我们每个人。凡夫深受贪、嗔、痴、慢、疑障碍,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人,信根浅薄,在怀疑精神的熏染之下,对传统文化、对宗教都严重缺乏正信。怎样拯救当代人的信心危机,使中国文化复兴,这个命题实在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好好参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