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鬼天,气温一下子从零上跌落到零下十度。十几度的落差,让人们在经济危机的严冬中又感受了大自然的冷酷。在户外短短走十数米就会寒风透心,真是老鼻子冷了。回到室内,摸着烫手的暖气片,还感觉冷。望着墙上的空调,想到下午的机关学习:在经济萧条时期,尽量不用空调,少开灯,节约开支。说的都对啊,可就是太冷。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之后,身体渐渐回暖,感觉也慢慢的好了起来。
打开网络,知道了冷空气侵袭我国大部分省区,26省市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同时预报四川今冬可能再现冰雪灾害。突然想到了汶川,想到了地震灾区。不知那里的灾民咋样了,不知那倒塌的学校是否都重建了起来,灾难中活下来的人们是否不会挨冻。如往灾区捐助棉衣棉被,还有没有半年前那种畅通的渠道?汶川,又渐渐的脱离了人们的记忆,现今的媒体上很少看到灾区的讯息,只是昨天的小报上有篇介绍灾区家庭重组的报道让人心酸。不由的想到了汶川地震的那几天。
五月八日去深圳,参加市政府在华侨城洲际酒店举办的项目推介会。十号晚上,周同学做东,与同在深圳的章、芦、蔡、张同学小聚一把,席间,大家就六月重返夏官营一事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十一日晚,我从深圳飞到无锡,在太湖边的半岛酒店,与同读学位的杨同学聊至夜深。十二日一早,电话联系上了三十年未曾谋面的夏官营赵同学。中午,赵同学请我吃饭,点了一盆小龙虾。小龙虾有点像我们北方的蝲蛄,在苏南苏北地区吃风甚盛,尤以江苏盱眙小龙虾出名。零七年我就和几位大学同学在南京共度过“龙虾节”。服务员告诉我,本店里的龙虾来自千岛湖,味美、洁净。此话不假,小龙虾的滋味确实鲜美,只是吃起来有点麻烦。需要带上塑料围裙和手套,事后想来,自己当时的吃相一定不雅。但同学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讲究和客套,我们一边讲述着三十年来同学们的变化,一边把一盆龙虾吃的干干净净。饭后,我还特别留意一下饭店的招牌:“火爆龙虾”。
那天,因大连天气原因,下午在无锡机场误机两小时。心烦意乱之际,忽然看到电视里的滚动字幕新闻,四川地震!立即给成都任同学发个短信询问,顷刻,任回复“适才从18楼下来,此时人全在外边,无所适从”。继而又复信“双流机场关闭,电话打不通,短信插空儿可收发”。得知为民平安,心中甚感宽慰。晚十点钟任同学又来短信:“通讯偶尔能通,家人平安无事”。
回到大连,从电视中了解到四川汶川地震的详尽讯息,又将成都任同学的消息挂到班级网上。当时一点没有意识到灾害是如此的严重。直到第二天,第三天,现代化的媒体把灾难拉得与我们如此之近,震区那些学生们的遭遇(据统计共有6000多名学生死亡)让我震惊,那段时间我们正处在准备同学聚会的亢奋之中,突然来临的灾难使我们陷入巨大的生活阴影之下,几乎失语。如今,半年过去了,我们也逐渐振作起来。人们在大灾之后,更觉得生命的可贵。好好活着,就是对死者的最好祭奠。
后来,我们推迟了重返夏官营的活动,再后来,我们的同学分别在深圳、在保定、在大连、在西安相聚,笑谈人生。
今天,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把那张小龙虾的照片贴出来,我记住了,它成像于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的同一天。看见它,我就会想起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惨痛,看见它,我就不会忘记人间的亲情、友情、同学情。看见它我就会想起并格外珍惜那些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同窗之情。看见它,我们就会一起期盼着下一次相聚。我会记着,同学聚会一定要上龙虾!
最后,我借用小芦同学转发的一首童谣“2008”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它在当时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心声。
今年的雪,特别的大,
爸爸妈妈,回不了家。
有群坏人,来把人吓,
烧了我的学校,砸我的花。
那个喇嘛,叽里呱啦,
长鼻子的洋人,假装眼瞎。
巴黎铁塔,伦敦警察,
抱火炬的姐姐,人见人夸。
汽笛嘟嘟,铁轨哗哗,
去天堂的列车,没有到达。
龙又翻身,大地垮塌,
教室的瓦砾下,埋了童话。
重重的墙,将老师压,
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没过很久,听到喇叭,
外面有个爷爷,叫我别怕。
叔叔的手,使劲地挖,
解放军的飞机,送我回家。
经过灾难,我已长大,
永不忘记,二零零八......
2008/1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