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牛头宗是发源于四祖道信禅师的禅宗支脉,在历史上虽流传不久,但其中的各位禅师却都是超迈绝伦之士。话说牛头五祖智威禅师门下,不仅出了牛头六祖慧忠禅师,还出了一位鹤林玄素禅师,玄素禅师门下有径山道钦禅师,道钦禅师门下则出了一位鸟窠(音:科,鸟窝)道林禅师。
这道林禅师是杭州富阳人,法名圆修,字道林。当他离开径山之后,行脚至杭州,恰逢西湖孤山永福寺正在为一座辟支佛塔举行供养法会,由韬光禅师主法。大众正在静默祈祷之时,道林禅师忽然振动锡杖,在锡杖铜环的哗啦啦脆响当中进入道场。
韬光禅师问:“法会庄严,大德何以振锡做声?”
道林禅师答:“若不做声,谁知法会庄严?”
韬光禅师知晓他是达道之人,便作罢。
道林禅师行至西湖外围秦望山(今杭州将台山)一带,见一株巨大老松盘曲如宝盖,于是栖居其上,人称鸟窠禅师。不久,一窝喜鹊也在这株松树上搭建了鹊巢,与禅师和睦相处,人鸟两不惊,故也有人称禅师为鹊巢和尚。
鸟窠禅师栖松住山之际,已是中唐,恰逢大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兼地方太守。这天,身为大居士的白居易慕名入山来访,来到松下,白居易仰望着鸟窠禅师说:“禅师您的住处太危险咯!”
鸟窠禅师回应:“太守您的危险远过于此。”
白居易问:“弟子乃一方太守,位镇江山,何危险之有?”
鸟窠禅师答:“您心内识性思量不停,犹如薪火交织一般自相煎熬,怎不危险呢!”
白居易听了深为感慨,省思半晌,大为受益,从此把鸟窠禅师敬待为师友,二人时常交往。一日再来,作诗一首向鸟窠禅师请法:
“特向空门觅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在梦中?”
鸟窠禅师以诗回答: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在这里,白居易问的是梦和人生的关系,到底是梦在人生当中,还是人生在梦当中。鸟窠禅师则回答,人生就是梦,梦就是人生,没有差别。所谓生来死去,都是一回事儿。
问:如何理解“去与来时事一同”,难道死去和再生一样吗?
答:鸟窠禅师正是此意。死去的是色身,而本性不曾死去;再生的还是色身,换了一个色身而已,本性却不曾再生,它常自如如。在色身的生死大梦当中,本性不曾陷入生死与梦境,禅师们如此真切了悟,当即见性解脱。
禅师们甚至不必拒绝再次投生,就在色身生生死死的如梦现象当中,他们就能够自在解脱,随缘行菩萨道,自他两利,与有缘众生一同走向圆满觉醒。如憨山大师后身为截流行策大师(有记载,此略),截流大师隔代后身为虚云老和尚,这是有依据的,对此,虚云老和尚当年在憨山大师不坏真身前拈香时自云:“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憨山大师法名德清,虚老字号德清,是同一位为了住持佛法乘愿而来的菩萨之示现。在汉传佛教当中,像这样的高僧还有很多,否则无法一路传续至今。
几番交谈深为相契,看天色不早,白居易准备返回,最后向禅师请法:“如何是佛法大意呢?”
鸟窠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忽然心生轻易之想,曰:“这个么,三岁孩儿也道得出。”
鸟窠禅师回应:“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听后深感惭愧,乃作礼而退。
问:请问法师如何是佛法大意?
答:您尚未开口时,请自观。
问:难道佛陀对此不曾解答过吗?
答:所有的经文都是解答,但需要自己学习与参悟。
问:生活当中如何具体落实佛法呢?
答:恶事尽量不要做,善事随缘随力去做,丝毫不要勉强。有空多读经,多坐禅静修,不可四处攀缘。
问:不是说“众善奉行”么?好事都该做呀?
答:该做的事多着呢,您不可能都胜任,因此必须智慧抉择。好事也不可多做,一旦把自己累着了,您心里就会发生烦恼,以烦恼心做好事,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心怀烦恼,就是恶念,便会怨气丛生,反而违背了修行之真义,事情也做不好。
问:到底什么是恶?
答:没有什么一定是恶,基础佛教当中通常把伤害众生称为恶,利益众生则称为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外,大家应当把修行重点放在“自净其意”方面,时常观察自性清净,则念念无所沾染,方才是修行正路。
白居易三弟白行简也是一代文学家,擅长写传奇故事,一次探望兄长之时,随白居易一同拜会鸟窠禅师,三人正在开怀畅谈之际,禅师的侍者,出家不久的沙弥会通忽向禅师告辞。鸟窠禅师问:“你要去哪里啊?”
会通黯然,答曰:“会通为了佛法而出家,和尚您却从未教过我佛法,如今我只好到诸方大德那里求学佛法去也。”
鸟窠禅师说:“哦,如果是为了佛法么,我这里也有一点儿呀!”
会通问:“如何是和尚您的佛法呢?”
只见鸟窠禅师用两个手指头从身上拈起一根布毛,凌空一吹,噗——布毛瞬间无影无踪了。侍者会通一见,忽然领悟,乃礼拜谢法,不复离去。
问:“这是什么状况?玄机何在?”
答:您一定听说过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吧,就是这个状况了。当侍者会通盯着布毛看,鸟窠禅师一吹,忽然间无影无踪之际,会通明见了自己的见之本性,领悟了本来面目,故此谢法。
问:这么简单啊?我能学吗?
答:对,不难。建议您每天对着虚空看,看看虚空的踪影何在。看得久了,终究会有虚空粉碎,妙性朗然呈现的那一天。这个看的过程,和参禅的过程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修行历程,偷懒不得。修行最忌讳投机取巧,最了不起的则是踏踏实实。
您只要每天在坐禅当中观察虚空,忽然一念间放下了攀缘杂念,便会明见心性。此外,有吃有喝,有最简朴的生活就可以了。谁肯这样去做,谁就能觉醒。觉醒来自于修行实践,在其中逐渐澄清妄想思虑,显发本心,而不仅仅靠书本。书本相当于地图,禅修则好比走路,缺一不可。
白行简和兄长共同目睹了这神奇的一幕,真个是感慨万分。归来后,以诗记曰:
“白头居士对禅师,正是楞严三昧时;
一物也无百味足,恒沙能有几人知。”
当白居易离开杭州以后,鸟窠禅师便往南云游,最后落脚在福建福清江阴岛琼田山旁,常年隐居。闲暇之际,禅师会把白居易的诗读给当地村民听,不少村民学会了吟诵。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鸟窠禅师自知不久于人世,将后事一一妥善安排,安然而化。禅师西归后,当地村民将他隐居的岩洞命名为“鸟窠岩”,以志纪念。
鸟窠禅师享年九十九岁,僧腊八十,悟道后终生住山静修,留下的生平事迹甚少,是一位踏实低调的大修行人。
2017.5.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