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就是为了输出,再通过输出倒逼输入,不能再做一个只会认字不会输出的伪读书人了,没有输出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等于白读。
最近刚读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在这里姑且先称之为浅读吧,以下所述读后感想也都是个人一点浅显理解,实不敢对先生大作品头论足。
最初起意要读《围城》还是因为李笑来的推荐,他曾说这本书相当于他的语文老师,钟书先生在本书中将类比的写作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成为后来李笑来在写文章时运用最多的方法,并且屡试不爽。
抱着这种一探究竟的想法,终于翻开了这本书,确实如李笑来所说,作者善用比喻,可以说已经将语言运用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文中多处秒喻堪称全书的亮点,都让我这个刚学写作的后生叹为观止,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突然想起一句有趣的话,“一个词汇量只有100个的人,根本不可能理解词汇量有1000个的人的世界”。
关于“围城”一词,早早就听过诸如——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对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之类的话,一直不懂是什么意思。
读完本书,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物便是方鸿渐,主要也是因为文中好多内心独白都是以他为第一人称来写的,文中通过对方鸿渐等人留学归来、工作、恋爱、结婚、处理矛盾等各个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应该都是最洋气的年青人了吧,留过洋,会说外语,见过大世面,年纪轻轻就能担任大学讲师亦或教授,追求自由恋爱,就是对比当下,虽然过去了近百年,依然觉得很前卫。
方鸿渐屡次爱人,也屡次被人爱,最终和孙柔嘉结婚,他们走到一起总感觉都有点勉强和鲁莽,我觉得方鸿渐用情最深还是在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身上。婚后的他们,各方面矛盾暴露并激化,无休止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彼此逐渐失去耐心,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作者将婚姻比作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我作为一个已在围城里的人,在这一点上体会还不是太深,曾几何时,虽有过失望和抱怨,但总不至于想放弃。关于方鸿渐和孙柔嘉婚后因为工作挣多挣少、与对方家庭的关系处理等等琐碎事情,作者都为读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尤其是一些吵架场面,让人看得又气又笑,活生生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特别有画面感。
他们的婚姻最终结果如何,作者在故事结尾处留白,交由每个读者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可能会重修旧好,也可能就此做一了结,也可能这只是互相折磨的开始,一次次的和好,再一次次的失望,像被围困在城里,无休无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