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很快拿下了和DY公司的合作项目,相应的设计服务也得配套跟上,林若莞这份邮件来得非常及时,说随时可以到WP公司做展示。文刀回邮件表示欢迎,并说择日不如撞日,第二天就可以。之后立马跟冯天做了沟通,安排了所有运营和IT的主要人员第二天参加会议。他比较期待这次会议,想要看看这样一个小公司到底是怎么从众多外包商那里脱颖而出的。
第二天一大早,WP这边的人在文刀和冯天的带领下坐在会议室一边,另一边坐着YFD的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是YFD的首席设计师,自我介绍叫作张志鹏,个头中等,穿着休闲偏正式,戴着标志程序员身份的黑框眼镜,眼睛不大,十分有神,时刻都透露着专注,凭着第一印象,文刀给他贴上了技术宅男的标签。可后面的方案演示让他对这个设计师刮目相看,他提供的服务不仅完美地契合了客户的要求,采用了WP暂时都没有的网页设计技术,而且口若悬河,很是自信,一番天马行空的介绍之后,让作为技术主管的冯天看着提案内容频频点头。坐在他旁边的就是林若莞了,是YFD的老板,据说她和张志鹏本来就职于一家top5的设计公司,后来两人携手跳槽创建了YFD公司,打算单干。在张志鹏介绍的过程中,林若莞会适时的补充一些内容,如虎添翼,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在最后的几页ppt里他们介绍了之前合作过的一些项目,客户都是武汉数一数二的公司。文刀不是很懂技术相关的内容,在张志鹏讲话的时候,他一边听一边打量着她的老板林若莞。林若莞穿着一身深蓝色修身剪裁过的西服,袖口轻轻挽起,露出两只手腕,内塔西服同色的竖条纹衬衫,显得干练又柔美,头发是冷棕色偏黑,散落在肩膀上,长度过肩一点,耳垂上金色的月亮状耳饰藏在头发里若隐若现。文刀不经意瞄了一眼她交叉起来撑在桌上的手,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小小的钻戒。她的年纪应该和文刀相仿,或者要小一些,气场很强,坐在那里不说话的时候眼神坚毅透亮,讲话的时候则显得中气十足,声音似乎带着魔力,言语间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会议的最后,林若莞款款向WP的人表达了YFD想要拿下这个项目的决心,说话滴水不漏,冯天和一些技术部门的同事一番讨论之后,觉得可以采用YFD的方案,一齐看向文刀,文刀轻轻点头表示认可。
会议结束之后,主要负责人之间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和微信,也给双方的得力手下建立了微信群就各自离开了。下午的时候,文刀收到林若莞的微信消息,希望可以单独请他吃顿饭,以表达感激之意。文刀思忖了一会,回消息借口工作忙推脱了,为了避免下次用同样借口拒绝的难堪,他直接告诉林若莞,像这种事,她完全可以直接联系冯天,冯天才是设计这一块的直接负责人。林若莞用很是惋惜的语气发来一条语音,说,唉,谁还看不出来,项目是冯总负责,可最后拍板的还得是文总啊。来之前听他们聊起过文总,WP市场部大名鼎鼎的人物,想要结识一下,不过现在看来这个小心愿是没办法达成了。语气里满满是失落和遗憾。文刀听完觉得这个林若莞说话真是厉害,绵里藏针,心里自然地有了几分提防,可还是笑呵呵回了一条语音,说,林总哪里话,我就是个打工仔哪有什么名气。吃饭就算了,多谢你美意,真的肠胃不好,吃不惯外面的东西,以后能认识的机会还很多呢,你们把我们的项目做好,多沟通,多来开会,不就认识了。不急这一时。林若莞回消息说,那以后还要请文总多担待呢,咱们一言为定。
失去的东西,错过的人,本身并不会引发悲伤,可一旦对它们产生了期待,它们就会变得像太阳和人心一样,不可直视。文刀想通了这点,尽管他还是会每天关注叶清和陆可染的微博,见证着他们在成为网红的路上大红大紫,可内心渐渐平息下来,他开始觉得自己和陆可染的过去像没有存在过一样虚妄,也就不再对遥不可及的未来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他有想过叶清和陆可染发个消息什么的,几次都是犹豫再三之后删除了已经编辑好的文本。陆可染和她从未露面的“男朋友”成了一种流行符号,经常会上热搜,WP公司里的小青年私下里会经常讨论他们,就连冯天也会叹息地表示,“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陆可染走了真的挺可惜的。现在的陆可染已经悄然成为了白领对抗体制化生活的精神领袖,她的一举一动,妆容打扮开始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文刀有天竟然在公司里看到两三个和陆可染相同打扮的小姑娘。他甚至开始有一种幻觉,只要陆可染振臂一呼,一定是应者云集,无数的年轻人会从蜂巢时的写字楼里面蜂拥而出,辞去工作,重新开始自己的美丽人生。他相信她有这种魔力,就像是自己也曾为她独特的魅力而无法自拔,如今这种魅力通过互联网进行着病毒式的扩散,是那些粉丝无法抵御的。叶清自始至终也没有露面,这种神秘感也让粉丝们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陆可染仍然保持着蓝色的长发,只是烫成了大波浪,照片里迎风奔跑的她,头发散成一片海洋,眼眸里总是闪耀着光。照片质量明显地变好,后期处理手法十分高明,高明到让网友觉得这只是他们在旅途中随便拍拍,就能有这样的效果。只有文刀知道,那些粉丝渴求的、羡慕的生活不过是包装公司包装出来的假象,包装公司喂给他们吃,他们营养不良,包装公司恰好知道他们缺什么。
公司在清明节的时候组织了一次团建,目的地是武汉大学,时值樱花盛开之际,站在樱顶向下望去,整个人仿佛置身于童话里,粉红色的童话。文刀心里默默算了算自从毕业就很少回到母校来看看了,团建结束之后,他想起了那个笔名是“一无”的学弟应该还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试着联系了一下,俩人约在万林博物馆的顶层咖啡屋。那是文刀第一次见“一无”,当初在网上结识的时候他才大一,现在已经是研一的小伙子了。在文刀看来,“一无”和在网上不一样,搁着屏幕他十分健谈,对发生在文刀身上的故事以及他写下的文字十分感兴趣,可见面的时候“一无”表现得有些拘谨,或者说不适,可能是因为自己大他许多,久经商场的江湖气和他身上的书生气犯冲吧,文刀这么觉得。简单寒暄了一阵,文刀接到公司的电话就匆匆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本来消失在微信里的孟栖迟,诈尸般地活了过来,还跟文刀发来了一段的语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