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来自贵州农村的一个姑娘,从小家境就不好,家中姐弟三人,她排行老大,老二是妹妹,老三是弟弟。
在农村,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家里一定是要生男丁的。好在她们家生到第三个时是个男孩。
不管家境如何,父母的疼爱总是偏向弟弟的。她和妹妹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三个上学的娃。她最先辍学去了广州打工,妹妹随后也辍学在家帮父母种地,只有弟弟一直在上学。
弟弟一直上到了大学毕业,因为所学专业也不过硬,考的大学也是当地不知名的,毕业后就一直待业中。在市里上过大学的弟弟不甘回农村种地,但又没本事出去闯荡。
早在弟弟读书时,父母就靠姐姐打工的钱供弟弟,因为负担太重,姐姐不得不找了个比自己大二十几的香港老头嫁了,那个香港佬在深圳买了一套两居室给她,两年后,她生了个胖小子给香港佬。就这样,靠香港佬给的钱,她供弟弟上大学,又把农村父母的房子翻新了。
只是,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亏欠女儿的,反而更加依赖女儿。她们请求女儿帮弟弟在市里买套房子,再帮弟弟开个卖手机的店子。女儿无奈之余,和香港佬商议,那香港佬不算有钱,但对她应该是很好了。答应了出首付,也答应出店子的启动资金,前前后后也出了十多万。
之后,弟弟的房子到手了,没钱装修,父母又四处借钱给弟弟装修,又托人说媒。一年多,弟弟成了家,住在了市里。开的手机店并不景气,连连亏损。
姐姐常常收到亲戚们的催款电话,被吓到经常失眠。
一连十几年,姐姐都是这样生活的。她并不爱那个香港佬,却为他生了孩子,因为她需要他的钱。家里的房子是她出钱翻新的,但拆迁时,她却分文未分到。弟弟开的店子快要倒闭了,她拿不出来钱时,父母指责她见死不救。
看着她哭得像个泪人,我的心里恨极了“扶弟魔”这种现象的存在。可是,转念一想,又能怎样呢?她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家庭,她就是没得选择,她该有多无奈啊!
如果她抗衡,那么真的就忍心看着父母在贫困中度此一生吗?如果她顺从,就是眼前的境况啊!
要她能怎样?
我们排斥“扶弟魔”,但又怎能割舍亲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