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职业道德
2006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中说:“孟二冬教授一生挚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他常书写“尺璧不宝,寸阴十金”这句话,并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在孟二冬老师身上,传统教师美德与现代教师使命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传时代之道与授历史之业达到了高度的融合。是我们新时代广大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在于,教师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有了教师职业劳动之后,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总结概括而成,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在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道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地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知道,当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时,不等于就知道要怎样去当一名教师,而是要在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认识教师这一职业,了解教师这一职业,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所以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需要。一名合格教师,不光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中,不断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规范自身的教师道德行为,以自身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精神品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从而圆满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取得和谐、一致,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这说明我们当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作用极大,这种巨大作用与教师道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良好道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品质等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还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仅身体力行,重视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育才学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他要求大家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建筑人格长城”。
所以说,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唯有如此,我们做教师的主人翁和责任感才会油然而生,进一步享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产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属于教师修养中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它直接反映了教师对于教育活动的目的、价值、原则和方法的基本看法。教育观念如同教师心中的“指南针”、“导航灯”,会直接和间接的决定、指引、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最基本的教育观念
1.基础教育的价值观
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虽然基础教育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内涵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即基础教育价值观具有“未来性”。“未来性”的未来是指我们所处的社会之未来和作为个体的人生之未来,因此“未来性”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具有成长性和生命性。强调其成长性和生命性,是为了改变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轻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弊病。
基础教育还具有社会性。一是基础教育是社会公共事务,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二是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和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可表述为: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立,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2.新课程下的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教师越来越明白“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的道理。传统教育中“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就是教师简单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从而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也就使学生丧失了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因此,教师一定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师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积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设法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让发展成为学生的主动选择。
作为教师,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做才能够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师需要常常思考,什么样的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道德情操,不断提升其人文科学素养。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要注意给学生更多的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要为学生更多的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要注意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参与、合作、体验、互助、分享的学习与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相互理解,学会相互欣赏,学会相互尊重。
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创造出崭新的学习模式和高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现代化信息素养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的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将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的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3.民主平等的学生观
现代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背景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一名现代教师从业必备的素质。
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探索如何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等,都是教师民主平等的学生观的重要体现。
4.素质教育的评价观
素质教育的评价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师眼中的“人才”,不应只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应从多方面来评价。“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教师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即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化的人才观,而不能只是重视学生几门学科的考试成绩,而轻视学生多元的培养与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落实素质教育的评价观:
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是否养成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高尚情操、民主与法制的自觉意识、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是否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分析、组织和使用各种信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否提高了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善于向实践学习。
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能否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否发展了在“地球村”中发展良好合作关系的意识。
5.自主发展的教师观
自主发展的教师观特别强调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即对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教师的性质、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认识。自主发展的教师观提倡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席,是设计者、合作者、指导者与帮助者;教师自身应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而不能甘于当“教书匠”;教师还将是一名终身学习者。
(三)知识背景
现代教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拥有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它包括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艺术等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学会健体,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发展。在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不断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满足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有效指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越是教育低龄儿童的教师,越不能满足于运用单一的科学技能,或单一的数学和写作技能,而是要使自己更加趋向综合、文理交叉和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及其与生活技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科综合实践课,学校课程的设置,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等,不仅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知识,还需要教师创造适合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手段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其次,教师最好能够具备任教中小学一至两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两门学科可以紧密相关,也可以相关不大,根据教师的兴趣和能力而定,而且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内容。教师只有熟练准确地掌握了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才可能用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才会更多地关注教学进展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老是把精力放在防止自己讲错、做错上。
教师了解和掌握了所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背景材料,教学的过程才会游刃有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有一桶水”。其实有“一桶水”还不行,教师应该拥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即“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更宽广的无可比拟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还体现在对所教学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的以及方法论的把握上,这样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揭示所教学科知识和人类现实生活的关系,使科学知识更具有人文价值,使人文知识更具有科学意义,有助于学生把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成为激发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实际上,教师只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证明,教学中最重要但又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是,教师如何把学科知识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转达给学生,有效生成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紧密地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学习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应当掌握的教育科研类知识包括:
教育基础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主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学科教育类:所教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学科教育学、教材教法等,主要帮助教师了解本学科的特点、规律、原则、方法,以及具体教材的分析与处理等。
教育工艺类: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教育艺术、学生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方法、班级管理方法等,帮助教师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育机智
一般地说,教师的教育机智源于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巧,它既体现了教师感知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也反映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知识、能力和经验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的表现,也是高素质现代教师的重要体现。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缺乏了所谓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
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因势利导和顺水推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消极等待发生意外事件而被动加以处理,而是应该主导性的充分利用教育情境,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而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巧妙地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使他们逐渐增强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相信学生中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同时还取决于教师的临场发现和及时捕捉教育时机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机智也表现为随机应变、就地取材。课堂里随时都可能出现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的判断和明确情况,区分偶发事件的性质,及时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灵活果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教师的教育机智还表现为幽默风趣、掌握分寸。对于比较尴尬的突发事件,教师可以采用幽默而风趣的态度及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要善于确定自己言语和行为的适当界线,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的教育效果。不论什么情况下,教师的言语和行动都要得体不失态,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境界,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要求。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要求。使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不至于因为受到过度表扬而自满,也不会因为过度的训斥而陷于自卑的深渊,更不会因为过分的迁就或过分的苛求而走上邪路。
培养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机智,需要教师勤于研究,勤于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不断积累教育和教学经验。要尽快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注意细心观察,区分意外事件的出现是有意还是无意,面对热点问题冷静思考,做到处乱不惊,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开放、豁达的状态。教育机智还需要灵活的变通能力,要尽量挖掘和扩大实践中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就地取材,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必要时可以对于预设的教学计划作出灵活的调整,从而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面对意外的偶发事件处理一定要及时,措施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否则只会使意外事件越来越棘手,这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理应做到的。
(五)身心健康
同其他职业相比,教师面临来自更多方面的压力---教学成绩、学生管理、家长要求、自身发展、上级和社会的要求等。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并不仅仅是教师所能左右的,它会受到学生、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难以被教师所控制。
教师角色的多元性,例如既要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又要担当父亲、母亲、朋友的角色,同时要成为研究者、管理者和学生行为的示范者等等。既要追求高升学率,还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既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不损害学生尚且稚嫩的心理素质,不违反教育法规。同时扮演诸多角色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
作为教师,需要正确的面对所担当的角色。教师要力求以积极的心态自觉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学会科学调节身心的方法,保证身体功能正常,不患或少患疾病,保持认识、情绪和行为正常、和谐。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外界环境和自己的认识客观准确,不断地“认识你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保持基本的稳定和谐;要注意兼顾自我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而不是否认和逃避。特别是要学会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古人云:解铃还需系铃人。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我们教师自己。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比如课前也许正为一些事情发愁,但走上课堂就要保持满面春风。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不断缓解自己的压力,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
(六)人格魅力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及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
人格亦可称为个性,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又可表述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是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释义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性,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本身。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榜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职业“是以教师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
古今中外教育研究和实践都证明,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人格特质一定包括了这样一些要素:合作、民主、仁慈、体谅、忍耐、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默感、言行一致等,这样的教师对学生总是能够给予及时鼓励,处理问题有分寸,教学能力强。而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主要人格特质要素是:脾气暴戾,没有耐心、不公平、不友善、心胸狭窄、言行霸道、罗嗦、缺少幽默感等。
所以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必须修练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良师,又要成为学生的益友;既要成为学生的伙伴,还要成为学生的帮手。以一颗同理心、同情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以爱心、耐心和信心关注每一名学生。要不断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提高调节自我身心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坚持从知识、兴趣和个性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四、教师的基本能力
(一)教学基本能力
一般地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设问与提问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以及传统与现代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等。这些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位教师教学的效度和信度。因为教师只是依靠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而不掌握一定的教学能力,则很难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1.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和目标编制技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就是预期的经过教学过程之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态度与行为等身心变化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教师需要学会运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方法,本着可接受性、明确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对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的描述。
其次,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材分析与组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谈过自己“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经验: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她强调指出,假如哪一位教师可以真正坚持做到的话,很快就可以获得很高的教材分析与组织技能。
第三,要提高课型结构的设计能力。课型即课的类型,按照学科和教学任务的不同,一般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综合课、实验课、活动课、实践课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划分和设计安排课的结构,也就是针对课的组成部分进行程序和时间的科学安排,从而确定出合适的课型,使课上得紧凑、连贯、有效。
第四,要尽快学会和熟悉各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对话教学、探究性学习、尝试教学法、和谐教学法、异步教学法等等,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科特点,认真学习和吸收当代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曾经强调:“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喻者,启发诱导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仅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且还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要这样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关系就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愉悦的、容易的;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独立钻研思考。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就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2.学情分析能力
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以前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包括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能力结构和水平,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个性特点等等。教师可以运用观察、调查、谈话、个案分析等常规方法,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心理测量等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和评估,从容保证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
所谓观察法,就是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自然(不加控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考查学生的一种方法,这是分析学情的一个最常用的重要方法。只要我们做有心人,通过认真观察并及时整理观察资料,会获得许多珍贵的学情资料。
所谓资料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包括电子文本),间接了解、研究学生已经发生的事件或固定的基本情况。材料包括学生档案、笔记本、练习本、作业本、试卷、个人周记、班级日记,成绩记录等。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生整体的和个别的学习、生活、思想、个性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作为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所谓问卷法,就是要求教师在研究者的帮助下设计,或借鉴他人已有的调查问卷,交由学生(也可以包括家长等)回答需要填写的问题表格。这是直接了解学情的一种方式。有开放式的即不予限制的,有封闭式的如选择题,也有图表式的等等。设计必须体现效度原则,即卷中问题应能反映问卷的目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突出主题,简明扼要,易于回答。
3.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指的是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等。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当代教学形式不断随着新的教学要求而变化,如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就要求教师根据教育教学
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环境。虽然教室的地点、外形、大小、温度等,教师难以决定和控制,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设法布置和调整教室内部的环境,使之具有明亮、温馨、简洁并富有个性的环境和空间,保证学生身临其中自然的感受到集体学习的氛围。
教室环境色调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美观、明亮、和谐的颜色可以使置身其中的师生感到舒适,如红色、黄色、橙色等使人感到温暖,比较适合活动性教学;而绿色、蓝色等则令人感到严肃,比较适合安静型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现场展示、实际操作等教学需要,调整学生的座位排列。除了目前常见到的“秧田式”排列法比较适合大班额教学外,还有如小组排列法,即将课桌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有四至六张桌椅组成,多数成品字形或T字型,多用于分组教学、课堂讨论等,缺点是不利于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控制。还有诸如马蹄形排列法、长方形排列法和圆形排列法等,都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加以运用,目的全在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
教师为了保证日常教学秩序,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
首先,要建立班级纪律。班级纪律最好是和学生能够一起讨论制定,要制定出具体而详细的奖惩标准,并要通过全体学生同意后就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要避免滥用教师的权威,尽量由学生自己作判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机会,指定某些任务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学生自觉执行行为规范,自觉准时完成功课等。
第三,教师要预防学生不当行为的发生。最好的课堂管理是防患于未然,在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或还没有造成较大破坏作用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如坚持切实关心支持学生;尊重并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维持一致的行为标准;充分运用班级集体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凝聚力,使学生体验到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运用身体语言,如眼神、手势等阻止某些学生的不当行为。
第四,教师要科学运用奖惩手段,一方面及时肯定表扬学生好的行为和表现,一方面果断的惩罚学生不良行为和表现,当然这种惩罚一定要区分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使学生心服口服,并由此受到教益。
4.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
在日常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采用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说,会唱歌的人,不仅声音悦耳,动人心弦,还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不仅给人以知识,还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口头语言宜多采用简练而具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似的语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坚决不用含混不清或拼凑的语言,恰当的运用比喻或隐喻,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不间断性,发音注意抑扬顿挫,尽可能做到生动感人。
教师的身体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教师生动自然的面部表情,智慧的目光和端庄大方的动作与姿势,传递教师的各种期望、态度、观点和情绪,从而打动和感染学生,切忌一些不妥当的身体行为如脸朝黑板背向学生,或眼朝天,或只盯教案不看学生,或随意做小动作等。
师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心理和谐。据研究,个人距离保持在0.75米--1.25米之间,是一种熟悉的朋友可以保持的距离,师生可以保持这种距离,但要注意学生的反应;1.25米--3.7米是社会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保持这种距离,
5.设问与提问、激励与评价能力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启发。设问和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首先,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或是为了确定学生对特定就教学内容的理解,或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或是为了给学生以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等。
其次,教师要确定问题的类型,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状态以及提问目的设定。一般说来,课堂提问的类型可以有以下几种: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记忆性问题;聚敛性问题;发散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等。
第三,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技巧,提出问题要清楚明确,要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要兼顾各种类型和水平的学生,鼓励和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要控制问题难易度,保证一定的正确回答率。一般的规律是,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师保持学生80%到90%的正确回答率,而不太成功的教师则保持学生60%到70%的正确回答率。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不断的激励和评价学生,以此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如开展讨论、分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鼓励少批评或延迟评价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当的期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二)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接触的是学生,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人格发展的直接教育者和辅导者。同时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是家庭教育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与分享职业的快乐与困惑,教师还需要恰当的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增进教育效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教育效果,给教师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和物质的伤害。
首先,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明确,在师生人际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个性发展的点拨者、辅导者和社会化过程的促进者;学生则是接受培养和教育的对象,虽然也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发展,但也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在师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中,始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比较理想化的师生关系是:
彼此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职业和劳动,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
心理相容:师生之间乐与交往,相互肯定,彼此了解;
情感融洽:师生之间有比较深入的心理交流和亲切的情感体验;
心理认同: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教师乐于了解学生,接受学生有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互信任:学生信赖教师,教师信任学生;
彼此期望:教师对学生抱有强烈的期望,学生对教师也充满期待。
要做到这一些,从教师方面讲要注意在学生中间建立和维持较高的威信,而威信是由教师自身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品质以及担当社会角色做基础的。就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关心和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某一方面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会引发学生的钦慕和崇拜。教师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成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媒介,可以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兴趣和爱好活动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有益于师生的相互交流和认同。同时要注意,师生之间还是要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过于亲密或过于疏远的师生关系,都会给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二,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互信、互助、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目标一致、平等相待、相互信任和尊重支持基础之上的。虽然教师的工作基本上是个体性的,专业分工和职责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大家都对学生身心的不同方面起着教育作用,只有教师之间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才会更好的完成育人的任务。由于专业、年龄、经验、性别的不同,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可以共同提高。教师之间更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是共同的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共同发展的需要,而共同的工作目标又不可避免的导致竞争的产生。教师要明白,教师之间的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是建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的竞争,竞争只是一种工作手段,而合作和共同发展才是教师共同利益之所在。
第三,教师要妥善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富录培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出:“学校和生活的一致,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建立起一种目标一致的、彼此理解、支持和信任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和谐与否,首先决定于师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因为学生是家长和教师发生人际关系的中介,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良好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的建立。其次教师要十分重视与家长的思想和认识方面的沟通,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保持与家长的联系,这样随时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心理、行为和学习状况以及家长的态度和措施,及时沟通学生在校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行为表现,以及与同学的关系,及时肯定进步和优势,及时指出不足和进步的方向,并让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要求和措施。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有责任和能力向家长介绍教育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指导家长进行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最后,教师在和家长的交往和联系过程中,要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坚决不能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尤其在对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又存在较大差距的家长的时候,更要注意运用将心比心的工作方法。
第四,教师要恰当的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这里说的领导一般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级负责人,如校长、主任、组长等。当然作为领导者,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平等待人,绝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一身正气,公正处事,绝不可双重标准;要敢于负责,对下属的过错自己主动承担责任,绝不可以推过揽功。作为被领导者,则必须正确地对待领导,服从和支持领导的工作,打破“完人”观念,对领导要有适度、合理的期望值,对领导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失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抱着对工作负责、与人为善的态度予以指正。遇到困难和挫折,应从大局着眼,放宽气量,发牢骚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不要故意为难领导。要学会说服领导。
要尊重领导。尊重领导就不要怕压担子。如今大多实行聘任制,既然领导聘了你,就说明他(她)在意你。一定要明白领导给你任务其实也是在给你机会;不管是重要任务还是次要工作,都要珍惜并努力做好。切不可眼高手低,也不要敷衍了事;要严肃认真,善始善终。作为新教师,要首先学会规范地工作,不然常规工作中你会漏洞百出。不要怕吃苦,不要计较报酬;要多看、多想、多做,多学习、多请教。不评头品足,不说三道四,不指手划脚,不飞短流长。刚刚步入职业人生,要耐得住寂寞,相信自己是金子就一定有你发光的时段。
(三)教育科研能力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由于日常肩负着繁重的教育管理和教学任务,加之缺乏研究兴趣和能力,真正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的一线教师较少。直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尽管“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如何要求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仍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自身不断提高现有水平,及时迅速的、批判性的吸收新的教育理论,追寻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的迫切需要。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起地球”。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就是教师手中“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
首先,教师要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探究的欲望。要有意识的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而挖掘问题的意义,并且要自觉地克服个人习惯和主观臆断的不良影响,主动的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
其次,教师要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注重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科学的方法是获取问题客观资料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还要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操作步骤,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问题选择不同的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三,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于能够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不能甘心于做教育科研的对象、原始资料的提供者和教育成果的推行者,而是主动的成为教育科研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直接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和减轻自己乃至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服务,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
(四)教育创新能力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更替是日新月异的,现代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掌握信息和知识更新的能力,即知识拓展与信息选择能力。教师越来越多的功能转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具体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需要来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使用信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和谐人格。
教师已经不能仅仅关注如何教的问题,更需要关注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为此,教师决不能满足于基础的学历教育所获得知识和能力,而是需要有意识的注意迅速了解相关学科,如脑科学、心理和教育科学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提高自我的“扩展能力”,以此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扩展能力”的核心是具有创新能力。正如吕型伟教授所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将教育规律、学生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在看似平凡的教育教学中体现科学性、灵活性和艺术性,才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教育成果。
教师首先一定要具有创新精神,这主要表现在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有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新意识,有勤奋的工作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有充分的信心和变革的魄力等,而不是安于现状,患得患失,妄自菲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其次,教师要训练和养成创造性思维品质,特别加强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和灵感思维的训练,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伴有直觉和自由联想;要注意不钻牛角尖,不走死胡同,善于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更要善于使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因循守旧、人云亦云。
教师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善于进行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以及自身风格特点,自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敢于自主删减教学内容,以利于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保证教学信息的传达更加经济、迅速、有效。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育时机、教学素材和教育环境,探索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还表现在善于挖掘教学材料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书本,又从书本走向生活,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造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意把握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制造认知矛盾和障碍,及时把学生引入“愤”(求知而为得)和“悱”(欲言而不能)的境地,持续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教师的创新性体现在根据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机智调控方面。任何教学过程都不可能按照预设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是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教学反馈信息,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灵活调整教学过程,迅速发现和利用教学时机,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新教师可以在向老教师学习的过程中,“学而不摹”,做到“法乎其神而略其形”,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五)专业发展能力
面对21世纪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现实和未来,教育的功能和性质、课程与教材教法必然要不断的革新,以应对愈来愈开放而多元的世界,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必伴随教师终身,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具有自主规划发展的意识。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甚至此前就要意识到将如何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要想当好自主成长的主人,一方面除了要切实了解自己现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之外,还要充分肯定自己已经拥有的能力与技巧,既要遵循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好自己的成长路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信念,使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充满自信和勇气。
为此,新教师自己要紧紧把握住以下几点:
及时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随时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设定适当的目标,追求教育的理想;
具备勇气与理想,勇于面对挑战;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广结善缘,建立和谐的人际网络;
够用的钱,健康的身体,休闲的生活,均衡自在的人生。
第二,要建立适合自己专业发展需要的“头脑图书馆”。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日积月累,在自己的头脑中储藏起一定数量的好书和好文章。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阅读史一定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史,因为文字的背后有着广阔的空间,给思想留下了纵横驰骋的广袤的场域。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古今中外有所造诣和成就的教育家、名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阅读来不得急功近利,来不得立竿见影。因为“任何知识,特别是个体的经验,都存在于一定的精神生态之中,要使它具有价值就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没有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改造、扬弃、整合升华为自己的精神修养的学习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充其量只是些小技巧,而不是大智慧。”(肖川语)
教师的阅读需要以一种恬静的心情,真正立足于陶冶自己的学科素养和人格修养,潜心阅读大家经典之作,在阅读中收获心灵的快乐与精神的升华,进而带来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持续提高。
第三,勇于坚持做自我反思的有心人。作为教师,如果你真是为了发展自己,为了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为了你的学生更好的成长,而不是因为外在功利的诱迫,那么,你的探索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这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
在教育实践中反思成长。波斯纳(G.J.Posner)曾经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实践+反思=成长。一个年轻教师如果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的回顾、评价和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运用原有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以及其他手段去解决问题,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检验新形成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就不能顺利地度过适应期或者走出发展期。
教师要自觉地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年轻教师如果能从一开始从事教学实践就主动自觉地进行反思,那么他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将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目前最常用也最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反思方式有:
叙事研究。教师要拿起自己的笔或电脑,通过写作记录下自身实践中的成功、不足或灵感闪光点。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较为系统地回顾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为更新、改进教学实践指明努力方向。叙事的时间和形式不限,可以是日记、周记或闲暇时灵感的记录,随笔、点评均可,但是一定要反映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变化和认识的提高。
教学观摩。这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的直接途径。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敢于开放自己的课堂,虚心听取、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观摩别人的教学实践时,在有所借鉴和受到启发的同时,应当明确自己有责任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因为“相关而善之为摩”,教师之间的协作和帮助是相互的。
调查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对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要了解学生的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课堂调查问卷,也可以采用直接访谈的方法,内容可以涉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坚持写作。大量的经验证明,任何一名教师的快速成长,都离不开写作。教师的反思必须是系统的、适时的和全程的反思。这就需要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个体品德修养坚持写作。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有效的提升自己。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一种叫做博客(blog)即网络日志的技术手段,走进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生活,为教师反思写作提供了更加有意义的平台,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技术需求。新教师在运用博客为自己专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总之,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全在于自己能否把所从事的职业,当作是值得付出一生才华的事业。每一名新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成长为“做得好,写得好,讲得好”的“三好教师”。
2008.12
参考文献与推荐书目
《现代教师学概论》,于漪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2002。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1。
《自我的觉醒》,傅培荣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2006。
《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