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3 月 10 日,Linux 基金会宣布旗下项目 TARS 正式成立 TARS 基金会,宣称致力于构建微服务。该项目是腾讯公司捐献给 Linux 基金会的一个项目,据称该项目在腾讯已经使用了近 10 年,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为什么这么多公司打算在微服务领域进行深耕呢?我们真的需要微服务吗?今天来聊一聊这些微服务。
2. Spring Cloud
Spring 官方在 14 年下半年出了 Spring Cloud。2016 年底无意中看到这个,当时国内资料很少也很少听说便没有过于在意。2017 年有同事安利了这个东西,也是从这个时候“微服务”这个概念在技术圈“热”了起来。我便花了很大的精力学习了一番。一直到 2018 年下半年才有机会实践中使用 Spring Cloud 。但是这个项目半年就“夭折”了,需求不明确,业务推进缓慢。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当时 Leader 坚持使用 Spring Cloud ,从当时人力和业务都不应该使用它。毕竟很多场景需要的路由控制、限流等一些需要定制化的功能要花一些精力去处理,而且业务划分是否合理也决定了微服务的复杂程度。我觉得更多的有“炫技”成分在里面。我个人觉得是否使用微服务一定要看业务的推进情况。不过 Spring Cloud 也为面试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image2018 年 11 月,当 Netflix 宣布旗下被 Spring Cloud 所依赖的诸多项目进入维护模式后,Spring Cloud 开始出现了一些危机。因为 Spring Cloud 只是作为上层的规范,底层依赖于第三方的轮子。这也符合 Spring 官方的一惯风格。不过好在危机持续时间并不长,因为早在 2018 年 7 月底 Alibaba 就开始孵化 Spring Cloud Alibaba 项目了。这应该是国产项目第一次进入 Spring 体系进行孵化并在2019 年 8 月 1 日正式毕业。目前Spring Cloud Alibaba 已经发布了数个正式版本,成为目前 Spring Cloud 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 Spring ** 的头部地位,Spring Cloud** 也成为目前受众最广的开源微服务体系。对于普通 Java 开发者来说从一般应用过渡到微服务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 Spring Cloud 了。
3. Service Mesh
正当我学习 Spring Cloud 的时候,另一个微服务体系 Service Mesh 也出现了。当然 Service Mesh 出场有点霸道,直接宣布它就是下一代的微服务的标准。什么?下一代?这一代我还没搞明白呢!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这么想的。
3.1 什么是 Service Mesh
Service Mesh 是微服务时代的 TCP 协议
我们拿比较好理解的 Spring Cloud 来说,它实现了微服务所需要的一系列基础功能:负载均衡、服务治理、熔断降级等,并屏蔽了其中的技术细节,让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开发出稳定的分布式系统。但是我们发现我们需要花更多精力去研究Spring Cloud本身才能更好的来贴合我们的业务。同时我们需要集成很多的库来实现诸如服务注册与发现,熔断降级,负载均衡等业务无关的功能,就像一个既要搞前端又要后端,甚至需要自己去收集需求的开发一样。我们需要有一个专门的代理帮我们来做这些事情,而我们只专注于业务。服务之间的复杂交互由代理来做,我们不再过分操心非业务功能。这种组合模式也就是 Sidecar 模式,Sidecar 来源于“三蹦子”。
image然后所有的代理连起来就组成了一张通讯网:
img为了更加清晰展示我们把业务服务隐藏掉,同时为了集中对代理组建进行拓扑更新和控制,又抽象出一个控制面板:
imageService Mesh 更像是一种微服务的呈现风格。
3.2 Service Mesh 发展史
Service Mesh 的高调面市正是各家容器技术标准抢占地位的时候,虽然 Docker 在容器领域先下一城,TARS 但是 K8S 也开始发力,谁赢得标准之争谁就会占据市场的核心地位。我认为这一时期 Service Mesh 正好契合了谷歌的需要,使得谷歌为之站台,Service Mesh 布道者William Morgan 和 Oliver Gould 发起的第一个 Service Mesh 项目Linkerd 顺利加入谷歌主导的 CNCF 基金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谷歌此时已经联合 IBM 、Lyft 启动了 Istio 项目,开始着手第二代 Service Mesh 的布局。就在Linkerd加入CNCF四个月后,Istio 发布了第一个 Release 版本,虽然 Bug 众多。社区反响热烈,群众们纷纷表示欢迎并站队。Linkerd 直接成了“过气网红”。Istio 的使命是为谷歌K8S生态圈的延伸,建立其在微服务领域的头部位置。憧憬是美好的,从一开始 Istio 就是一个“早产儿”,数个版本都存在可用性不足的情况,除了一些头部公司很少有相关的落地案例,甚至一些公司也是处于研究阶段。不过随着Istio 1.5 的发布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但是 Service Mesh 目前还属于微服务的金字塔, 需要熟练运用容器技术以及出色的运维能力,学习曲线相对陡峭一些。
4. 其它
还有其它一些企业,也想在微服务领域有一席之地,比如 RedHat 推出了 Quarkus 。Oracle 自己也搞了一个 Helidon。
image都有各自的一些卖点,但是似乎社区并不买帐。但是它们都跟 Reactive Programming(反应式编程) 扯上了关系,这可能是另一种趋势。微服务还在不停的向前推动,现在你不知道微服务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搞后端的。
然后回到现在的 TARS,现在的公司不搞个基金会弄个开源项目,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技术公司。TARS 同样走了一条自己的路,但是这条路目前我个人并不看好。
5. 你真的需要微服务吗
在开始实施微服务前你要考虑一些问题,而不是随大流。这也是一些中小企业容易犯的错误。
业务是否需要
技术服务于业务是亘古不变的铁律。微服务解决了你当前业务的什么问题,带来了什么问题你要清楚。一共几万人的应用,日活区区几千人,你搞微服务?
团队是否准备好了
微服务意味着将应用“复杂化了”,从单体应用分割到多个应用,从团队的技术素质、运维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团队是否能够充分应对分布式带来的负面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