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组织聚会的人学习!”
/
过年的时候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在你手机的同学群里,每天都有人说要聚会,然后就是聚不到一块。
大家都很忙,这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多人一致的认为现在的同学聚会就是一个炫富装逼,男生撩女生的节日,毫无同窗的友情可谈。
参不参加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我仍然要称赞一下那个总是主动发起聚会的人。每一次看似平常而简单的聚会,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情商的体现。而主动发起聚会的人,都有一些共性的特质。
1、积极敢承担,有耐心,情商高,以集体为重。
他们需要主动预约时间、地点、菜系,这就必须让他们能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考虑。因为要想提供给大多数人方便,首先自己准备的要充分。
首先是聚会时间。
平时还好,我们都知道过年的时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计划和安排,60个人的群里,就有60种时间的安排。所以,统一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今天A在群里看到了,但是没空;B虽然没看到,但也许闲的没事儿干。所以,发起者基本上要挨个联系询问,这可能要花几天的时间才能最终确定统计人数。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聚会当天临时过不来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其次要说菜品。
这也并不是一件随便的事儿。有些人胃口重,有些人不吃辣。有些人建议过吃自助喝饮料,有些人无酒不欢。这叫要求发起者对大家的爱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上学时期几年时间积累的了解和认识。而一个班级几十个人,总有一些不太合群,不爱说话的人,鬼知道她喜欢吃啥。
最后是选择聚会地点。
这首先他必须要基本熟悉当地的道路交通情况,还要对可选择范围之内饭店的档次、环境、菜品有一个基本的印象,而且聚会地点的周围,还要有相应的娱乐设施。比如饭店附近,一定要方便有一个唱歌的地方。这当然不可能临时地实地考察,只能通过他平时在这些饭店体验过的感觉,或者去询问身边的朋友。他之前去过一家和去过十家,当然是不一样的。并非有钱就去得多,但是去的范围广、地方多那一定代表他请人吃饭或者被邀请吃饭的频率高。这样的人,人脉一定差不了。
上述问题定下来后,要大致考虑下大家目前混的基本情况,选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场合。如果大伙儿都刚刚毕业,收入不高层次有限,就不要选高逼格高情调的西式餐饮了;而如果群体里文艺工作者居多,就要换一个清新优雅的环境。如国男士居多,以传统的白酒还是有氛围的;如果女士为主,也许红酒显得更合适。
2、自信有底气,不以名利论高低
你一定明白这样的道理:曾经有不少的同学,但是聚会来的越来越少,最后基本就一直是那些固定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当年大家上学的时候看不出来谁一定比谁强多少,但是毕业了,工作了,时间久了,每个人有了变化。有的人混的好,有些人混的差。混的差的人就不怎么参加聚会甚至不参加,他们担心自己混的不好而自卑,其实大家并没有因为你混的不好而看不起你。
所以,来参加聚会的人,一种是混的不错想要告知天下的那种,另一种就是虽然混的一般但是内心不卑不亢的人。而主动发起聚会的人,只会在这两类之间,差不到哪里去。他们自有内心追求的东西,自有评判价值的标准,不世俗,不势力。
3、没有极端的社会关系,跟多数人都合得来。
通常聚会的发起人,脾气都不差。人的性格有很多种分法,但是总体而言只有两类:一个是真实自我,一个是社会自我。前者是自己最本质的状态,后者是自己身处社会关系中所展现的姿态,两者并不冲突。而作为发起者,既要靠着当年上学时期在同学关系中展示出的友好的社会性自我,又必须靠着情感主导的真实性自我作为组织活动的原始动力。所以他们就是能够恰当平衡这两者的人。
这样的人,做事有主见,同时又不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既能最大限度的按照内心行事,又能与身边的人保持很好的关系。
所以,组织一次班级间让大多数人感到舒服的聚会,没有一些基本的情商和办事能力是做不到的。有承担、有自信、脾气好,这是发起聚会的人一般的共性。这样的品质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都差不到哪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