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说“一个拙劣的教师把真理送到人面前,一个优秀的教师教人寻找真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好像一直在做拙劣的教师。使学生以考察和探索作为思维方式的基础,使他们通过积累、分析、对照和比较事实去认识科学真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虽然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日不间断的进行日有所诵的积累,好像是因为更关注于结果,看重孩子记忆力的数量,所以,班级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他们的语文成绩尤其是在表达方面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今天看了这些内容的积累或者说背诵是给孩子们强加了太多的课本以外的知识,无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量。让那些本来就学习能力很弱的学生更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在他们那里,每日的知识积累就如同增加在他们身上的重担,让本来基础很弱的他们,更加的难以前行了。如果把日有所诵的诗歌作为孩子的第二套大纲,作为他们的智力背景,通过日不间断的诵读润泽他们的心灵,相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些内容将变成他们的潜意识。
孩子在观察大自然现象和景物的时候就逐渐掌握思维的方式和进程,不断丰富概念,每一个概念充满富有探索精神的观察者用犀利的目光发现出来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含义。
课内必须掌握的真理和抽象概念愈多,这类脑力劳动愈紧张,学生愈应当经常求教于知识的直接来源——大自然,周围世界的形象和图景应当在学生的意识中铭刻得愈加鲜明。
大自然并没有任何直接影响理智情感和意志的魔力。只有当人认识大自然,从思想上深入因果关系中去的时候,大自然才能成为教育的强有力的源泉。这并不是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简单的去观察,而要使学生在生动、形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思维,使学生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了解现象的因果关系,比较物体的性质和外形特征。孩子们在观察大自然时会产生问题,并不断的思索,并学着向知识和思想的源头——周围的世界去求教;并能用确切和正确的词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孩子们在观察大自然的具体现象时,不断寻找其因果关系。孩子们由于把思维同具体形象紧密结合,因此获得了逐步使用抽象概念的技能,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
积极地认识大自然相联系的活动越多,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也就越深刻,越自觉。他们知道的愈多,愈经常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不曾注意到的规律,渴求了解的愿望就越强烈,理解周围世界各种现象的感觉器官就愈敏感,感知器官同思维的联系就愈细致。
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索进而断地的发现规律,轻松地获得学习上所谓的知识和概念并牢固的掌握在记忆里。接着他们带着新的探索的欲望走进自然,去观察,去发现,去思索,去总结,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循环。
理智感、求知的欢乐感、对大自然的宏伟和大自然规律的严密性的惊异心情,都是牢固记忆的源泉。孩子在使用抽象概念时,就会在思想上回顾作为抽象概念基础的那些印象、形象和景象。
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二十四节气课程不应该只停留在让孩子们记忆相关的关于节气的古诗,谚语,民俗等死的知识。应该真正的带孩子们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各种物候的变化,并思考思考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心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自己去寻找答案,或借助身边相关高人的指点去明晰其中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获得探究时的喜悦,收获时的幸福和成功。所有的都与他们自身的观察,所看到的事物、景物、现象相关联,而这些都将深深的保存在他们的记忆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