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围绕霸道和王道之辨展开。孟子认为,霸道和王道的分水在执政者的根本动机和发心上。霸者内倚甲兵之强力,外假仁义之名,代天子行社稷事,看似为公,实则一片私心,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霸者以强力服人,故必据有大国才可行霸者事,仁者则不同,仁心一片,表里如一,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以德服人,故其土不需为大,汤起于七十里之地而建立殷商伟业,文王百里之地,三分天下而有二。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恃强凌弱,弱者虽服,其心不服,只因气力不逮,无所反抗而已。以德服人,对方心悦诚服,就如七十子服侍孔子,皆是心甘情愿,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颠沛流离,不敢自有其身。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不宾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儒家最注重起心动念顺乎天理,无一毫人欲之私,大到一国,小到个人的起心动念皆是如此,所以对霸道的批判主要在其发心上,对于其事功则持肯定态度,孔子就曾赞扬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并非一味批判。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这章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提示我们当以何种方式与世界相处,是以力服人还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不专指以武力压迫人,仗势欺人即是以力服人,或财势、权势,或情势、位势,总之是了无不忍人之心,以一己私意行压迫之事实,这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覆亡堆砌砝码,待到天平倾斜,自会品尝苦果。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你身边所有人都希望你能长长久久是什么概念?当你身边所有人都对你咬牙切齿又是什么概念?不言自明。
有作用力就必有反作用力。站在弱者或民众的角度,面对高压肯定是敢怒不敢言,但强权一旦遇到挑战,他们肯定是冷眼旁观不肯施救,就如邹与鲁哄那章里民众的反应。待到事态进一步发展,他们一定会以实际行动为自己内心所向贡献力量,解放战争的小推车,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布鞋,实际上都是他们投向自己所憎恶之人的武器,不可不察。
我是震词,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文章内容尊重任何形式的反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