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宝的拖延症已经接近晚期,小马哥束手无策,几近崩溃的边缘。威逼利诱的法子尽数用使用,结果不尽人意。
果宝的问题非常突出。写字练笔是每天的必修课,写完之后看的动画片,这是大家事先商量好,并且反复确认过后拍板的。
然而果宝做事喜欢磨磨蹭蹭,到了练字时间,千呼万唤不过来,你若去追她,她却以为跟她打闹,反而更加兴奋。
好不容易逮着了,押到书桌前,告诉她先写什么,写多少,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抓笔写来。边写边唱歌,一会抓这支笔,一会抓那只笔,一会挺停下来玩玩这个,一会慢下来瞅瞅那个。
一看来2分钟就可写完的作业,半个小时也没完成。小马哥一气之下,责备了几句,果宝竟也一板一眼地学着拌嘴,写字不认真,自己还有理,小马哥直接打了手板,果宝委屈地哭成泪人。
本以为打疼了,应该立竿见影了吧。但是雨过天晴,涛声依旧。小马哥拉着我的手说,你那天记得给我收尸,你闺女我没辙了。
安抚完大的,我再安抚小的。对于果宝的情况,我声明一个原则,那就是妈妈不是不喜欢你,是不喜欢你的拖延行为。然后和她把剩下的作业完成。
小孩子的思维真是简单,即使凶过她,打了手板,做完作业,她也会拿给妈妈看看,”妈妈,你不生气了,不许生气了哦。”
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而且也是常见的普遍痛点,不说小孩,大人也怕是五十步笑百步。
既然都是普遍问题,那么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买的亲子书中看了有些触动。于是照葫芦画瓢一试,却有些起色。
书中说明,拖延症的根源在于家人对孩子的应对方式有误。如果你倾向于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久而久之,他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有人会帮我做,我不用着急。
比如不吃饭,有人会哄我,喂我,比如不穿衣服赖床,总会有人拉我起床,帮我穿衣服等等。既然有人帮我,我为什么要急呢?
书中的建议很直接,要求孩子自己完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的好的,要及时鼓励,如果不做,要让他有后果意识。
比如吃饭,先提前告知按时吃饭,如果不吃饭不管你,到点就收完碗筷,他饿了自己找吃的,不好意思,饭点过了,你自己不吃的。要吃可以,下顿再说。
注意家庭观念的统一,执行到位,不要这边执行,那边买零食给孩子垫肚子,最后一抵消又是无用功了。
有些人生怕饿着孩子,忍不住给孩子加餐,这点不提倡,饿一顿是饿不死的,再说目的不是饿他,而是让孩子明白按时吃饭的重要性。
这事我深有感触,果宝吃饭也是东飘西荡,叫了不来,收碗就来,吃了几口,要人喂。孩子比较瘦,担心饿出问题就妥协了,最后情况可想而知。
关于这点,我也将执行饭点吃完就收的办法,先通知,不催促,不喂饭,除非她主动提出,自己没饿,要求晚点在吃,可以通融。
对于每天的练字作业的拖延症,我决定和她一起写字。先告诉她大概需要的时间,定好秒表,告之如果不按时完成,我会打手板。
果宝很配合的同意了。接着时间定好以后,我安静地坐在一旁,写自己的作业,果宝果然老实了一会,就坐不住了。
我明白首次立威的时候到了,果然果宝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我按照前面的约定,尽管她不愿意,但也伸出手来打了三下。
我重新说了一下时间和规则,秒表按下过后,果宝的状态比前面好的多,很快就完成了相关的任务。
第二道作业是些写字母,她写得慢,再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我依然打了手板,只是要轻些,我告诉她,虽然时间慢点,但你的态度很端正,所以打的轻些,只是规则在,不打不行。
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式呢?
根据小马哥的办法来看,不停的唠叨并未及时的地拨乱反正,越催越慢,再催躺平,这与后车一直按喇叭,前车果断抛锚何其相似。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什么时候做,做多久没有数,做不完也不会有什么多大的严重后果。
针对这些情况,我以为秒表告诉孩子时间上有限的,有限的时间一定要完成这些作业,确定时间和惩罚措施后,中间的时间交给孩子把握,避免不停唠叨的无声反抗。孩子有了安静的环境,和自己把控的自由度,也更容易接收。
同时根据孩子的情况,我会减少时间,加快孩子的做事效率,总体来说,孩子还很配合,进步很大。
此外增加孩子的自主性,让她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多久,做多少,不合理的给予纠正,孩子不反感,大人也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