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古今中外,有一个人没有当过皇帝,但却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皇帝的代名词,他就是凯撒(公元前100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德语中的皇帝(kaiser)和俄语的沙皇(tsar或czar)都由凯撒(Caesar)一词演化而来。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自古以来为凯撒立传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还有诸多影视作品,如HBO出品的《罗马》,是讲述凯撒传奇人生的佳作。
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与西洋古典学教授巴里·施特劳斯(Barry Strauss)的新书《恺撒之死》(英文原版出版于2015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该书以凯撒之死这一史上最著名的刺杀事件为切入点,讲述了公元前44年的罗马各方的利益冲突,以及凯撒遇刺的经过和事态的发展。就像一位擅长讲故事的时事观察家,将与该事件有关的人物挨个给你分析,推测他们的动机,并评判他们行为的后果与得失,本书读起来丝毫不逊于《罗马》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该书有三大特点:
以小见大,视角独特
本书独辟蹊径,聚焦恺撒人生的最后阶段,解读各方动机与诉求,分析刺杀阴谋的形成原因与恺撒之死产生的重大影响。
综合作者书中的观点,凯撒遇刺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对民意的傲慢成为诱发阴谋最后的稻草。事发前3个月里,凯撒蔑视元老院、罢免平民保民官、亲近君主制3件事,被一些人解读为凯撒正在失去人心,让阴谋集团认为他们的刺杀计划可以成功,成为阴谋实施的诱因。
二是各怀鬼胎的人走到一起形成阴谋集团。正如思想家、政治家塞尼卡所说的,在这场阴谋中,凯撒的朋友多于敌人。这个集团主要由凯撒的朋友们组成,他们或出于信念、私利、新仇旧恨、荣誉乃至嫉妒,精心策划了这次阴谋。作为公认的三大主谋之首,布鲁图斯是灵魂人物。罗马内战后,元老院希望从军队手中收回权力,维护共和传统,而大权独揽的凯撒被他们视为共和的威胁。布鲁图斯因在贵族中最负盛名,享有凯撒百般恩宠,成为旧式罗马精英游说的首选,最后他的入局,是刺杀阴谋能够形成的关键。还有两名军官,卡西乌斯和德奇姆斯,都是凯撒麾下受到重用的将军,尤其后者德奇姆斯追随凯撒多年,是他的密友,深受信任和提携,甚至还被不知情的凯撒列入遗嘱的第二继承人,而他背叛的原因更多是出于个人野心和积怨。
三是凯撒的宽恕政策是阴谋家不满的焦点。精于权术的凯撒对待昔日的敌人奉行宽恕政策,凯撒自信能够收服这些人,并让这些人为己所用,但作者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凯撒宽恕了贵族敌人而没有寻求对方的宽恕;他免除他们一死,但在某些情况下有没给他们留下土地;他给与他们觊觎的头衔,却又削减了他们的权力,这让阴谋家们恼火,因为这些是他们原本在庞培手下就能赢得的,现在却被当成了恩赐。同时,宽恕政策也激怒了他的一些长期支持者。而凯撒解雇私人保镖、以及事发当天听信德奇姆斯继续前往元老院,则可以说是凯撒的个人疏忽。
基于史料,严谨论证
本书第二个特点,是学术性。这是一本以凯撒遇刺事件为切入点,严肃探讨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社会背景的历史著作,它的严谨性首先体现在分析文本的选择上。作者分析的依据,是大马士革的尼古劳斯、普鲁塔克、阿庇安、苏维托尼乌斯、狄奥等人的历史记录,在梳理上述5大关键史料基础上,详细剖析主要阴谋家的动机、刺杀地点的选择、如何隐藏武器等历史细节。犹如侦探一样,作者对待史料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从记录者的人生背景、立场等多角度对他们的记录进行了对比和甄别,进而找出最合理的证据。
叙事生动,可读性强
既然本书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作品,那么它的第三个特点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即生动性。书中述及与事件相关的人物近30人,对于安东尼、屋大维、布鲁图斯、卡西乌斯、德奇姆斯、西塞罗等主要人物更是有专门的篇幅深入论述,从各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人生追求等,以有限的篇幅塑造起人物丰满的形象,即使是对这段历史不熟悉的读者,也可以快速对这些人建立起印象。这是本书第一部分的任务,即介绍出场人物,并分析暴风雨前夕的种种迹象。
第二部分的重点,在于描述事件的经过,读起来更是电影大片般的手笔。从酝酿阴谋、征募杀手,到鼓动凯撒离家、元老院实施谋杀,再到事后罗马各方的反应、安东尼利用葬礼重拾人心,剑拔弩张,一气呵成,叙事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小说。谋杀事件的结果,是罗马再一次大规模的内战,以及最后屋大维的称帝,其影响正如作者在第三部分所总结的,“凯撒的遇害并没有预示着共和自由的恢复,反而成了共和自由的葬礼”,布鲁图斯、卡西乌斯、德奇姆斯阻止不了屋大维统治罗马,事实上,他们为他开启了权力之路。
最后,如果对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可以先看看《罗马》这部美剧,《罗马》的叙事更为宏观,上下两季共22集的剧集,分别讲述了凯撒、庞培之争与安东尼、屋大维之争,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恺撒之死》恰是承上启下的一本著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