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践式学习来提升目标感,可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
刘易斯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有一幕:
爱丽丝走到一片森林里迷路了。
她遇到一只龙猫,就向龙猫问路。
爱丽丝:“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龙猫:“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去哪儿也无所谓。”
龙猫:“那么走那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没有目标的选择是无所谓的,那么结果也是无所谓的。
生活中,很多人能够告诉你,他们不想要什么——我不想再这样过下去、我要降低“客户”投诉率、我不想让团队继续涣散下去、我要克服紧张情绪——而难以回答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是目标不够明确的人,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方向。
还有另外一群人,制定的目标太远了,也会让人觉得遥不可及,让人感到疲惫,失去前进的动力。他们是目标制定得不合理的人。
哈佛大学曾针对一群智力、学历、家庭背景相差不大的年轻人,做过一项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长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是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是:
-3%目标清晰且长期的人:中间尽管有过方向调整,以及目标的实现未必尽善尽美,但他们基本上都成为了自己所奋斗领域的顶尖人士。
-10%目标清晰且短期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中间走过一些弯路,但大多数短期目标最终被达成,成为各行各业专业人士。
-60%目标模糊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有安稳的生活和工作,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成绩。
-27%没有目标的人:如果25年来都没有改变自己,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生活不如意,经常失业,并且习惯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在准备做“目标管理”训练营之前,「必顾健康」也进行了一项关于目标的调查,从收集到的100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目标感差和毫无目标感的人占了38.2%,而目标感中等的人占44.4%,目标感好的人只占了17.4%。
世界上没有做不成事的人,只有目标不明确和目标制定得不合理的人。
针对这种困境,作为健康工作方式传播者的「必顾健康」,我们想帮助没有目标感的人建立起目标感,教会有目标感但不知道如何做的人分解目标,辅导他们去执行。
我们研究了市场上几十家的在线职场教育平台,发现他们的课程模式,大多数只有一次直播,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无异:讲课的老师都是结合自己的背景经验,来给学员传输自己总结出来的概念。学员学了之后,很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不用说遇到困难时,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学到用,中间需要一个辅导实践的过程。
「必顾健康」意识到这个痛点,特邀留英医学博士、GTD时间管理达人、极简高效能工作方法倡导者——文枫导师,用一个月时间,结合他丰富的工作学习经验,精心筹备了一次不同于“灌输式”教育的“目标管理”线上训练课程。
与“灌输式”教育的不同之处,即是「必顾健康」“目标管理”课程的特点:
特点一:「必顾健康」采用“课程直播+任务实践”的课程模式,先让学员树立“科学管理目标”的思维,然后用“任务实践”来手把手教会学员结合自身情况,使用这些方法。
特点二:「必顾健康」在课程前后,安排了“目标感测评”,我们想看一下,参加完整个训练营的学员,他们的目标感是否会提升?会从哪些方面提升?这是「必顾健康」对学员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我们自己工作成果和意义的一个检测。
正因我们的训练营采用课程直播加任务实践的创新模式,对三个实践任务——S.M.A.R.T法则、以终为始的任务分解法、GTD法则——进行教学辅导,督促实践,才有下面成果:
1)整体目标感增强
我们对参训学员的前后目标感测评等级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得出:在课程直播和任务实践前,人数占比在测评等级上呈左偏态分布;经过课程直播和任务训练后,人数占比在测评等级上呈右偏态分布。这表明,随着课程直播和任务实践的进行,学员的目标感在往好的等级上移动,总体目标感增强。
那到底目标感增强了多少呢?我们针对参加完全程训练营的18名学员,提取他们在训前和训后目标感得分,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除2位学员之外,其他学员的训后目标感得分都比训前有显著提升。
继续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训前目标感平均得分为55.1,训后目标感平均得分提升到73.9。也就是说,坚持完成任务的学员,他们的目标感平均增长分数为18.8分。
2)学员执行力大幅度提升
实现同样一个目标,有着一样多的困难,每个困难都会挡掉80%的人。你能走多远,在于你能是否将目标分解执行下去。
我们分析训前目标感测评的单题得分,发现:
-最高得分为考察学员目标的方向感和信心的第6题——大多数学员总是坚信自己朝着重要的目标前进;
-最低得分为考察学员的执行能力的第9题——仅有少部分学员可以随时斗志昂扬地迎接挑战,行动迅速。
非常有趣的结果:许多人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但是执行能力差。
国外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追踪了3000多人的实例试验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在开始的时候,有52%的参与者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可以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但调查结果表明,最后只有12%但人真正实现了他们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拖延症。拖延症患者,在多数情况下,是因为遇到的事情太困难,或者害怕失败(或成功),而不能勇敢迈出第一步,致使事情一拖再拖。
那经过“目标管理”训练后,学员的执行力是否有所增加?是否改善了他们拖延症的情况?
我们提取他们在训前和训后目标感测试的单题平均得分,进行对比,发现在训练后,他们的执行力平均得分提升了60%。
除了执行力平均得分显著增加,学员在轻松感、注意力、方向感、积极性上的得分也大幅度增加。
在总结分析时,我们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有趣的目标、目标也有性别之分和在职场赛道猛超男人的女性特质。
回到课程设计初心,我们想让参训学员,在学完我们的课程之后,掌握一套能运用到工作中的“目标管理”方法,于是文枫导师提炼出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三个任务:
-SMART法则:教会学员制定一个清晰可行的目标;
-以终为始的任务分解法:教会学员把清晰可行的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一月、每一周和每一天;
-GTD工作法:教会学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干扰到目标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解决,以保证持续执行,最终实现目标。
目标在哪里,行动在那里,收获就在那里。不同的学员,报名训练营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一样,有人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有人想学到分解目标的方法,有的是想习得坚持执行目标的诀窍。
他们各有所获。在每次课程直播或任务实践辅导结束时,我们都收到许多学员的感谢,摘录一部分,同时表示对他们支持的感谢。
实践式学习,才是掌握一门技巧的高效方法;敢用数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是我们死磕一堂让学员成长课程的结果体现;能让学员有所获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能让学员成长的课程,才是有价值的课程。
有价值的知识和课程,才会收到诸多美赞,更加值得续传和学习。于是,我们决定,在即将结束的2016,启动第二期“目标管理”训练营,希望你能把它作为犒赏自己礼物,为2017年的计划,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如何报名:你可以先关注「必顾健康」(bigujiankang),回复“课程报名”,获取预约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