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很受启发的书——《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可能对许多因孩子学习而焦虑的家长来说,它能提供一些答案和指引。
本书作者有两位,一位是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一位是青少年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专家,他们在儿童教育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几十年了。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真实案例,指导我们如何平静来应对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动机,增强孩子学习动力?作者的建议是家长先得从改变自身入手,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老板或经纪人;不要去安排规划孩子的一切,包办孩子的生活,驱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父母最要学的,是控制好自我情绪,只有让孩子处在不焦虑的养育环境下,才能有益其成长;父母所能做的最好方式,是隐入幕后成为孩子忠实的支持者和陪伴者,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
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思考与触动,为什么一提孩子学习教育我们就倍感压力?真正的问题在哪?是否与我们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期待也有着直接关联呢?
我们的童年大多在放养状态中度过,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给予我们太多关注,那时课外辅导班鲜有,也无需作业打卡,考多少分,上什么样的学校,全凭个人努力与造化。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似乎更懂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我们就开始全力以赴地为他设计打造教育路线,希望他将来能有更广阔更幸福的人生。于是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会把自己的一些观念想法,如赢家思维、功利思想、未竟之志加注到孩子身上,并不遗余力地贡献出家庭最头部的资源,辗转于各种培训,督促孩子不断地学习再学习。
作者说,其实孩子最好的成长应是他们的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则是他们的自我控制。作为父母,过度干预安排孩子的生活,只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沦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机器,夺走本该属于孩子可以让自己变得坚强、自信的机会。所以,作者反复强调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原本属于他的事情,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去找寻他所热爱的事物,让他获得对自我生活的控制感,激发出内在驱动力,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从而获得真正的独立与成长。
书中讨论了四个核心要点,有些在我们的养育中确实常被忽略。
一是严重或慢性的压力,对孩子发育中的大脑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这也是全球流行的与压力相关的心理问题(焦虑症和抑郁症)形成的重要基础。
二是过低的控制感,会引发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降低孩子在学业上的学习水平和表现水平,如逆反心理导致的消极对抗与厌学情绪。
三是所有正面积极的自我激励,其实都根植于控制感、胜任感和自主感。孩子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与生活,很难更好地去探寻发展自我。
四是培养出健康的控制感,会进一步带来各种积极结果,包括更高的身心健康水平、更充盈的内部动机、更优异的学业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自我成功。
我们常感叹如今为人父母之不易,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其实也不容易,我们习惯了只关注结果,没有注意到在那张稚嫩的面容下,也有着他没有言明的压力,繁重的学业、不足的睡眠、成长中的迷茫与烦恼……这些有时他不会说,但其实正费尽心机想要自我搞定。
孩子的成长需要独立发展的空间,作为父母,需要多一些耐心,多相信孩子!不要因为害怕他犯错就越俎代庖剥夺他做选择、做决定的权力,正如作者说的“智慧来自于经验,而经验有时却来自于失策。”苦口婆心的示范与启发,有时远不及让他自己实打实地去体验、去磨炼。
读这本书,不由得想起了纪伯伦的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