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个月,52个孩子,2000公里路:这样的女侠,最飒最美

4个月,52个孩子,2000公里路:这样的女侠,最飒最美

作者: 幸福双翼家长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20-09-01 17:06 被阅读0次

    在疫情期间,吴静惠与学生的合照

    1  奔波在山路上的“女侠”

    下午五点,来自湖北麻城的英语老师吴静惠上完网课,揉了揉因为长久注视屏幕而酸涩的眼睛,便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要赶着天还亮堂的时候,继续完成她给自己加的额外任务——家访。

    此时是五月,对于疫情之下的教师来说,吴静惠一天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她穿上一件天蓝色的外套,装了一瓶水,带上头盔,骑着她的电动车出发了。

    将近50岁的吴静惠,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把速度调到最大档,30多公里路,要骑1个多小时,路途漫长且艰辛。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是金庸笔下的女侠,怀揣着爱与责任,奔赴到一个个孩子的家门前。

    吴静惠很喜欢小孩,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厌烦过自己的工作,她把这份工作形容得很浪漫:

    “我觉得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然后你跟他在一起,你可以帮到他,可以让他在这张纸上有更多的内容。”

    到孩子家的第一件事,没来得及寒暄,她赶紧给电动车找地方充电。

    “不然就回不了家了。”

    谈及这些麻烦,吴静惠一脸淡然:“看到他们之后,自己就感觉放一点。”

    正值疫情,学校不开学,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吴静惠教高三,班上这52个孩子,她已经逐个走访完了,其中有几个特殊孩子,她前后跑了8次

    今年是她教书的第28年,但做班主任,仅仅是第3年。

    “当科任老师的时候,你只需要关心他的学习。但当班主任的时候,你不仅要关心学习,还要关心他的各种状况。你觉得这些孩子好像就是你自己的孩子。“有了新身份的吴静惠对此深有体会。

    家访时帮学生剪指甲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吴静惠还有点懵,“班主任,到底要怎么做?”

    正在发愁的时候,她看见学校群里有一位范老师分享,说他参加了心教师工程,“感觉这个项目非常好,对班主任工作特别有好处。”

    吴静惠马上报了名,一节节课认真听下来,马上去实践去应用,感觉非常有收获。

    疫情之下,对于所有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吴静惠显然游刃有余——不同于网上推文里描绘的“被网课逼疯的老师”,她把这一切做得很快乐。

    2一次“惩罚”引发的家访之旅

    之所以开始家访,源于一次“惩罚”。

    小圆是单亲家庭,但爸爸过年都在外地,只有小姨带他。

    三月初的时候,小姨打电话给吴静惠求救:“吴老师,不好搞,这孩子在家看动漫不上网课。”

    吴静惠便打电话过去,给小圆做思想工作,电话里孩子答应得好好的,过两天又管不住自己,小姨便又打电话给吴静惠。

    小姨很生气,说要惩罚小圆,把他送回自己家去。但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空无一人的房子。

    吴静惠耐心劝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己住着不安全,就算自己会煮面吃也不是办法。

    她和小姨约定好,就送回去一天,以示惩罚,第二天,她就和小姨一起去把孩子接回来,给他做思想工作。

    日常电话,间或去他家家访,小圆时好时坏地坚持着。

    五一的时候,孩子提了一个要求:“老师,我不想上网课了,我快憋死了,我好想见同学们。”

    吴静惠没有拒绝他,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陪伴和社交,在家那么久了的确不是办法。

    她当起了活动组织员,兼起了导游,在五一的时候张罗了十几个学生,一起到五脑山的风景区里在山间好好地玩了一次。

    那天太阳很大,她的皮肤被晒得有些微微发红。

    吴静惠与孩子一起爬山

    山里响彻着孩子的笑声,吴静惠觉得她的心里也跟着年轻了起来,好像疫情的阴霾也被一点点吹散了。

    吴静惠想起了当年选择做老师的自己,就是因为喜欢小孩,喜欢孩子身上的快乐和纯粹。

    徒步活动之后,小圆的学习态度也有了一些变化,有段时间他甚至每天都会给吴静惠给打一个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他从小没有母亲,个性也很内向,但他非常信任吴静惠,甚至有些依赖她。

    “老师我非要你监督我,你不监督我就没办法,我就管不住我自己。”小圆只有在吴静惠面前才会如此坦诚,他很想学好,但是自制力很弱。

    吴静惠任教的学校在城里,班上的孩子既有城区里的小孩,也有为农村降低分数线招来的小孩,好像是两股很不一样的颜色,撞到了一起。

    农村小孩家庭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差,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爸妈平时和孩子的沟通就少,以至于大部分农村小孩都比较内向,不自信。

    《米花之味》电影截图

    同时吴静惠也看到了,有些农村小孩非常刻苦,智力也不差,只是学习环境不好,农村里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真的无法和城区相比。

    几年前,吴静惠曾经资助过她的一个学生。

    这个孩子来自农村,父亲不在了,母亲大字不识,家庭很困难。

    吴静惠一直在生活上帮助他,周末叫他去家里吃饭,给他带生活上的用具,各方面都尽可能地照顾他。

    孩子很争气,自己非常努力,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后来又读上了研究生,在上海定居下来。

    吴静惠经常把这个故事和孩子们说:“你们从农村来到这儿虽然基础没有城里的那么好,但是你们能考到这里,就是农村里的佼佼者,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吴静惠自己就来自农村,她打心底里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看到他们条件不好的时候,我总希望他们能够读下去,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环境。”这是吴静惠心里最真挚的期盼。

    她心疼这些出身农村的孩子,也能看到他们骨子里的坚韧与渴望。

    《念书的孩子》 电影截图

    她心里认为真正的好老师,是能够全方位地支持学生的人,不论是学习还是情感。

    3  2000公里的风雨路

    第一次去小圆家回来后,她接到了另一个家长的电话。

    “吴老师,你能来我家看一下吗?”

    电话那头的声音显然有点无奈,这是吴静惠班上一个孩子的家长,他无计可施地告诉吴静惠,孩子总是反锁房门,与他作对。

    “你给他电话,他就好一点,你不跟他打电话,他在家就不听我的。”

    吴静惠说,“好,我去。”

    放下电话,她把班里52个孩子的住址逐一查看了一下,在心里盘算起了一条家访路线。

    “感觉能行。”想到能见着孩子,吴静惠的心里突然踏实了。

    就此,她展开了她的家访旅程,这30公里路,52个孩子,累积超过2000公里的路,她来来回回地骑着她的电动车。

    和孩子的合影 和孩子的合影 和孩子的合影

    班里有个叫阿平的孩子,父母在他年幼时已离婚,孩子平时由父亲照顾日常起居,可在家里父子俩几乎就像陌生人一样不说话。

    4月,武汉解封了,吴静惠打给在武汉工作的阿平妈妈:“他爸照顾他也照顾不全。最好想办法把他接到你身边,至少生活上可以调理一下他。”

    犹豫了一下,吴静惠还是握着电话恳切地说:“学不学习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身体和心理可能更重要。孩子比较内向,在这儿老不说话。”

    “以后抑郁了还得了。”吴静惠看电话那头没反应,又加重了语气。

    5月底,孩子妈妈过来把孩子接到了身边,上网课的情况,也跟着变好了一些。

    吴静惠很爱和孩子家长们讲心教师里学到的一个理论:人生三件事。

    意思是说,把握界线,需分清人生三件事:

    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别人的事尊重,老天的事顺应。

    她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做教育,让孩子们更好地沉下心学习,帮助家长们理清作为父母的责任,支持孩子的成长。

    “老天的事顺应”,疫情之下,人生三件事理论无比贴合吴静惠想要传达的内心。

    吴静惠要操的心很多,她把每个孩子的家里都摸得透透的。农村孩子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她掂量着他们家里头的事,用心给出最好的建议。

    吴静惠给家长们打电话,每次都会和家长强调要尽自己所能地从生活上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们在家不能出去,面对的就是家长,你们一定要注意做好孩子的心理调适工作,不能按自己的那种做派去吼孩子,一定要态度柔和。”

    4“吴老师,你为什么不抱怨?”

    学校总务处里有一个做会计的女孩,她有一次很好奇地问吴静惠:“吴老师,你给我感觉你当班主任当得很轻松,不像有的老师总在抱怨班主任怎么怎么难做。”

    其实当班主任的确是难,吴静惠每天早晨5:40起床来到学校,几乎全天都和学生在一起,一直处理着各种事务,一直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但吴静惠满脸疑惑:“为什么要抱怨?”

    做会计的女孩觉得她好了不起,吴静惠听了很开心。

    这件事的确很了不起,身边老师已经有一些症状,睡不着觉,容易心烦,吴静惠也因此特别注意心态的调节。

    家访见过的孩子的表弟认得她向她问好,忘带口罩的时候,陌生人善意的赠送,这些简单的小事都能让吴静惠心情变得很好。

    她会把这些快乐和孩子们分享,引导他们也去挖掘生活中那些让人觉得幸福的事。

    对吴静惠来说,“教书是个良心活。”

    刚开始做老师时,吴静惠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只是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地把教书的工作做好,对得起这个行业,认真备课,爱每一个学生。

    30年后,回看起当初的期待,吴静惠能够很自信地说上一句:“我觉得我还是做到了。”

    开复学班会中

    但是做了两年班主任,学习了心教师课程后,她对教师的理解又不一样了一些。

    “就是感觉精神境界,好像又升华了一点。”

    吴静惠意识到,“教书不仅仅是把课讲好,还要育人。”

    在她看来,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要负责,不仅是照顾到学生们的学习,要教他们知识,还要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一些生活上的东西。

    在育人的基础上来说,对班主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吴静惠觉得遇到心教师工程很幸福——在她刚做班主任,还不懂得什么是育人的时候,心教师给了她答案。

    在疫情期间,孩子和家长关系紧张的时候,又让她能在身心健康这一大难题上给出更专业的指导。

    49岁的吴静惠在电话里的声音显得特别年轻,她爱扎两条小辫子,照片上的她笑起来温柔和善。

    相信这份幸福的事业会一直给予她光彩和能量,在为学生传递爱和温暖的同时,吴静惠也无形中为自己幸福加足了马力。

    幸福君说

    老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人,老师更也许是每个人生命中除了父母之外影响力最大的人。

    善学的老师更会教,被赋能的老师更懂爱,教育不只是“教书”,更在于“育人”,并能通过感知爱、表达爱,在学生心中播撒爱,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吴静惠老师,是这样一位老师的代表。

    屏幕前的你,是否希望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里,都出现那么一位老师:既能教给孩子知识,又能陪伴他、懂他、呵护他,还能引领孩子顺利升学,健康成长?

    心教师工程,致力于培养更多这样的老师——让他们有能力、有方法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与支持。

    我们希望每一位孩子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

    2020年99公益日即将到来,这是心教师工程连续第4年开展募捐行动,我们期待关注教育、热心公益的你一起携手助力,为孩子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文字:廖子子

    编辑:心教师工程项目组

    照片:吴静惠老师提供、豆瓣、Pexel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个月,52个孩子,2000公里路:这样的女侠,最飒最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sv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