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会被道德律所制约,或者被自己的心理伪装、过往的经验或周边的环境所影响,但这些因素既是你“行动”的条件,也是“行动”的负担,“行动”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这完全取决于你,你要掌控条件,而不要被条件干扰。从现在开始,就主动地为自己做选择吧!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萨特用了一个短语来概括存在主义,即——“存在先于本质”。
在我不知道时,我已经出生,并不断前行。当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这样流逝的生命中时,我所能控制的是什么呢,只有自己的意识——我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自己创造自己。从有意识开始,到死亡带走我的意识,我都可以建造我自己。我是什么?我其实就是我的自由:不多也不少。
胡塞尔理论倡导我们应该摆脱一切干扰,单纯地从生活中缤纷多彩的现象里认识生活。我不管这杯咖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只用只专心描述地咖啡在我们意识中呈现的样子,它的颜色、气味、温度、味觉,这些对我来说才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存在!可以说,胡塞尔关注的,正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海德格尔师承胡塞尔,也强调回到事物本身的样子。但他们之间又有不同。在胡塞尔的观念里,要谈人和事物的关系,显然人和事物原来是分开的,而海德格尔却认为人和事物,也就是主体和客体根本无法分开。而且,海德格尔宣布,从柏拉图以来,人们一直把“存在者”等同于“存在”。也就是说,“存在”是一个动词,人们习惯于探寻事物“是什么”,但在这个问题之前,事物必须先“存在”着,人也必须先“存在着”,然后人才能看到事物,思考它是什么、怎么样。
因为每个人都处在群体当中,那些我自以为属于自己的意识,其实也是来自于世界,来自于他者。比如你从小就觉得: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当企业家、科学家、医生。但这些真的是你的梦想,而不是来自于周围人吗?在这样一个根本分不清界限的世界,海德格尔呼吁,我们要努力去寻找自我存在的真实性,抵制来自“他者”的影响,用一句口号来表示,就是:“成为你自己”。
1980年以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逐步兴起,他们仿佛把哲学当做了一种游戏,随意地摆弄标志、符号与意义,通过任意地解读语句,来相互攻击。但是,这些哲学在把存在主义赶下台后,自己也慢慢地衰落了。当今的社会,涌现出种种问题,也许我们还是要回到存在主义,去寻找答案,因为存在主义有着勇气与能量。存在主义者们不会坐在书斋里玩弄文字游戏,而是不断地追问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他们关注核战争、环境问题、暴力,以及国际关系。他们担忧苦难,不平等和剥削,还有性别、同性恋等重大问题。他们思考怎样可以对抗罪恶,我们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