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年多软件测试生涯后,承蒙领导器重,我成为了官方认命的开发团队组长了。这个时间点其实不算特别早,很多过来人在工作两三年都做到了这个位置,但因为公司最近几年都没有怎么招人,而老员工基本都留下来了,所以空位并不多。这次空缺刚好是其中一个组长离职后,老板看重的一个技术同学对组长不感兴趣,老板挑中了我,毕竟半个老员工,加上平时的大局观,老板还是挺欣赏我的;两三个月后,另一个组的组长将调去别的组做项目经理,我也一起带那个组,感觉压力山大;同时,该领域有个外包小组,协同我们一起开发这个领域,自然也落入我的怀抱中。这里稍微提一下,外企的项目经理和架构师多是内部升职上去的,空降比较少,这和别的企业可能不太一样。
带团队,肯定得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何况站在很多厉害的小组长之上。因为我对业务比较熟悉,对公司流程也比较熟悉,对同事也比较熟悉,到了这个职位,自然期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带给团队,也期望展示自己的实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一起成长。那我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呢?
1. 团队目标确认,打造一支业务精干随时迎接挑战的团队是我们的目标,化繁为简是我们的使命,从页面设计、导航跳转、优雅代码等角度说明怎么做到化繁为简。每个迭代我都会找出最好的例子,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的团队Slogan,工作中也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的发现。为此,我会关注团队实现饿每个需求,关注流程优化,关注代码评审和重构,从日常工作中得到体现我们团队使命的、蕴藏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2. 团队能力矩阵,就是本领域涉及的模块、本领域用到的工具语言、产品的整体认识和业务知识、通用技能进行评估,评估等级会有四种:了解、基本、资深、专家,每个等级都会有一定要求,这个标准会提前沟通。每个组员先进行自我评价,我安排短会逐个Review,形成团队个人能力矩阵表。当然我们不是期望每个条目都有专家,比如GIT使用,一般开发了解即可,配置管理员需要时专家。通过这个表格,可以发现团队的长处和薄弱点,比如有些重要领域没有backup;有些领域很重要但没有专家,需要培养;有些即将开始的项目需要的技能不在,需要给资深的同事或者有类似经验的同事提前准备开搞等。团队的整体能力矩阵其实也出来了,可以找出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哪些是我们的劣势,结合公司战略,哪些是用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目了然。
3. 团队需求池定期与产品沟通,确认接下来几个月要做的事情,重点关注下一两个迭代要做的事情。需求通常包括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等,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事,技术也需要演进,比如组件升级、重构、新技术研究、创新点子实施、提前准备接下来开发需求的能力等。保证业务,同时技术有所积累,团队的同学有所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4. 继续Scrum,但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并有所创新。具体指什么呢?从计划会议、站会、回顾会、演示会等多角度说明输入输出,说明一些最佳实践以及小小Tips,并在以身作则基础上,每个同学Rotate做Scrum Master,我全力协助。这样人人都熟悉流程,也就理解到做Scrum Master的不容易。当然,还得有微创新,回顾老三样:好的、值得改进的、改进措施,可以增加一词回顾环节,增加分享环节,即兴与有备错开等。比如即时贴分颜色,日常任务列表化(开发包括哪些任务,测试包含哪些任务等)。
5. 打造分享文化,每个迭代至少一次分享,鼓励大家进入公司级别或更高级别的分享。分享内容可以是新技术、新工具、踩过的坑、软件开发方法、产品介绍、培训心得、缺陷分析、持续集成策略、代码评审等最佳实践分享,这些内容来自团队内部或团队外部,不管再忙,我也尽量做到保持这个习惯,除非整个大项目团队已经有分享了。三个团队一起搞分享,这氛围就更浓了。
6. 激励团队,这真的是一门学问,需要继续探索。我的做法之一是把整个团队的事情分成几个大块,然后识别出最需要提升或者保持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一个Prime。比如单元测试、TDD、重构、自动化测试、测试设计、文档、安全、创新、分享等大主题下都有一个Owner来驱动,当然我会列出一些需要做的事情,这些大家都可以行动起来,在自己的领域有专攻,在一段时间也可以做轮换。系统中的组件,也分别有Owner,以及对应的一个同事backup,目标是每个组件都有强人,遇到线上问题可以支持,开发设计也可以支持,内外部分享也可以支持,这个还是非常不错的。
作为团队小组长,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与团队同甘共苦外,制定计划,进度跟进,准备数据和各种汇报,以及在公司战略指导下促进团队进步,同事考虑团队下一步的工作和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继续上下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