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 人之初,心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善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从字面来解释,即为“好”的意思。我们说一个人是否善良,就看他是否做好事。所谓好事,就是为他人着想,理解并帮助他人。
可有时候,善良容易演变成“软弱”,甚至被理解为“懦弱”,更有常言说“人善被人欺!”
纵观历史,似乎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更有人因为善良而被伤害。善良之举似乎同时伴随着某些“自我牺牲”。
01
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实质上是为了自己本真的内心所往。我相信人性本善,人人内心皆有怜悯心、同情心。遇到比自己弱的人,总会想有帮助的欲望。
善良,对比邪恶,可以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快乐,也更容易获得快乐。施善者比获施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与满足。邪恶的行为,哪怕是一个邪恶的念头,会让一个人内心深处产生焦虑与不安,久而久之,心病丛生,郁郁不得释怀,快乐的能力也逐渐丧失了。
好人好事的故事从小到大听过不少,那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总是不得其解,直到自己慢慢长大,越发能够感受到这样一句真里似的智慧之意。
一次早晨从公园跑步回小区,经过大门时,一个急忙骑着摩托车的中年男人的雨伞从车上掉下来,他急停下来,准备弯腰去。我见他举止困难,于是上前一步,趁着刚跑完步的速度,立马捡起了雨伞递到他手里,没说一句话,然后健步跑走了。
我没有看那男人的脸,但能想象出他很惊诧的神情,一想到此,我竟然莫名地开心的笑了,一早上,我都心情愉悦。
六一儿童节,我来到驾校,给教练拿了两颗糖,祝他节日快乐,他竟然十分激动,说他好开心居然还有人祝他儿童节快乐。我说,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个小孩。那一刻,看到他满脸笑容的样子,我仿佛比他还开心。
如果保持善良,心有所敬,不吝付出,快乐的源泉将更加源源不断了。
02
善良如何不被利用,变成软弱可欺?
善良的人本愿意帮助别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去理解,给予所需。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尊重善良,更有一些人,将善良理解为“软弱可欺”,肆无忌惮地伤害善者的利益。
大学宿舍里,小A喜欢帮助室友做一些顺手小事,譬如帮室友打水买饭,借日用品等;可是小A的室友渐渐习以为常,并且认为小A好使唤,接着让她帮更多忙,拿快递什么的都是随口一叫。
小A的善良和乐于助人渐渐让她背负上了越来越重的包袱,很多不该帮的忙她也帮了,以至于自己的很多时间和学习计划被打乱。
她决定跟室友门“摊牌”,说再也不帮他们做任何分外事了。而室友们却不以为然,依然和往常一样“使唤”她。
小A很痛苦,不想被室友孤立,把关系闹僵,但更加不愿意就这样一直被“欺负”。
她开始讨厌自己先前的“乐于助人”,最后决定不再“善良”了。小A后来的大学生活期间,很少回宿舍,尽量避免和室友在她们需要的时候相遇。
室友们慢慢察觉到了小A的改变,很多想要使唤她的时候找不到她,于是慢慢就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了。大学快毕业时,小A成功进入一家知名企业做策划实习生,同事关系融洽,在工作上同事们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
小A逐渐理解到,善良和乐于助人并不是自己的“错”,是那些不懂得尊重善良的人有错,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选择地帮助该帮助的人,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做“愚善”的人,如果你的善良助长了“邪恶”,那就停止。
善良本没有错,错的是对善良不够尊重。如果有人利用善良,将其作为可以欺负的由头,那么请坚定地拒绝,善良的本质是理解、包容与帮助,而不该助长“邪恶”,请有选择地、有原则地施善行。
善良,是人内心的一种本真,同时也是自我素质优化的一种修养。心有善念,行有善举,为的是让内心充盈。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愿你我都能时刻心存善念,心若莲花,面对纷繁俗事,有原则有智慧地行内心之本真,收获源源不断地纯真与快乐。
[90天无戒写作成长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