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践行听到的每一个道理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还没有遇到那么多事之前,首先,让道理在大脑回路中扎根地更深一点。可能你已经知道是什么方式了,没错,就是:写作。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一个疑虑或者犹豫:
当那么多人都在写文章,网络文章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信息如此爆炸的年代,我加入写作,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想明白,就会处于目的迷茫中,而当目的不明确,就无法设定笃定的目标并开始行动。我算是理清楚了,我加入写作,是为了:
让我投入的努力和时间产生复利效应。
先讲个案例:
我是一名培训机构老师,教初中生的英语,我教过的学生有上千个,我可以清楚地看出:有经过培训的学生跟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的巨大差距,前者善于总结和回答老师特意设计的考点问题,而后者更倾向于只知道某个知识点,而没有办法产生知识间的链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培训机构的老师会研究考点,然后找寻规律,把规律告诉学生,把知识模块间的关系整理出来训练学生,并告诉学生考试怎么考。因此这些学生也就能够把知识和能力同时提升,分数自然也就能提升。
那这里面跟写作有什么关系呢?
很大关系!
我发现:
① 我以前也喜欢看书,但我没有摘抄金句或方法类的文字的习惯,因此我看了很多书,过了一段时间就都忘了。这很像学生只是上课,但学生没有做笔记一样,听的时候好像懂,但课后就忘了一样!再聪明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② 我后来知道要摘抄这些金句跟前人总结的方法,但也仅仅是抄写而已,并没有每周复盘、每月复盘,因此当真正出现某个场景的时候,大脑是没有办法即刻产生反应的。这就像勤奋的学生做了好多笔记,但回家没有复习一样。
③ 但自从我明白了原来想要把一个道理真正进入潜意识,就要进行深入思考,如何进行深入思考呢?写作就是很好的方式。在007不出局的《写作课》里面我看到了见感思行模型,深有启发:
见:如实描述你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感:记录下情绪/思想上的变化。之前没看到这个观点你是怎么想的,得知这个观点后又是怎么想的,这中间加入落差,抓住读者注意力。
思: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给你带来的启发是什么。
行:最后是行动,具体你怎么做。
通过这个模型,道理就不会停留在知道层面,而是领悟层面。这就好像学生做了很多题,要把其中的错题重做2-3遍,把题目的考点和为什么搞懂,才能把自己的进步壁垒打破,这是学生学习之道,也是我们成人认知升级之道!
之前在得到上看到傅盛讲过认知思维层级:
第一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层: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层: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层:不知道自己知道
每一个听过的道理,应该都是在我们听过或看过后,在我们的大脑回路中经过这个过程吧!而写作,是我目前知道的最好的达到第四层思维层级的方式!
回到我加入不出局的原因上:由于我明白我的时间和努力不能白白地时间和各种事务冲淡,所以我要用写作来巩固。
那自己写作不行吗?为什么要加入不出局呢?
我个人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在没有太多激励措施的情况下,我看书听书后,写了2周的读书笔记,每一篇都发到一个读书群上,但氛围不好,没有点评,没有交流,渐渐地,就觉得还是自己写算了。也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在简书上看到了007不出局这个活动,于是加入进来,氛围好,有期待,有短期激励,也有惩罚红包,有相互点评,所以,感谢007不写就出局。
这是我在007不出局中写的第一篇文章,很期待战友们的讨论!
除了践行道理的初衷外,我有一个期待:在不断的写作中,自己的文采能提升上来。最近看张晓风老师的散文,好优美,希望自己以后的文章能被赞赏,被更多地被阅读和转载,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呢?
自律的世界里,人往往坚持不住,所以,自律+他律=破局成长!
网友评论
文章最后一句:自律+他律=破局很有意思
我要努力往前跑了,才能跟上你们的脚步。
或许迭代更进的过程里,除了自己踽踽独行之外,还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这般以后,江湖闯荡起来才更况味。早,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