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文化人的模样
文:婍妤
今天的命题是忙,也许有人会问,命题与你今天的主题有什么关联吗?“婍妤”原创在字数、文体等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命题只是一个方向,创作可以无限延展,殊途同归即可。
“婍妤”主张独立思考,不推崇断章取义、东拼西凑以及哗众取宠,但好的文章也是阅尽天下素材后的一种独立思考。“文化人”是个大话题,我断不敢做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所以查阅了很多与“文化人”相关的文章和见解,奉上愚见。
真事,“有一次,我一朋友去相亲,问我,你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气质,我这次要相亲,你能不能帮我看看,如何打扮的像个文化人”
宋小宝有个小品叫《相亲》,里面有个桥段是,本山大叔问宋小宝,来相亲怎么还戴个眼镜?宋小宝说:戴上眼镜显得有文凭一些。
当然小品只是虚构,这样的剧情安排幽默诙谐,给人带来快乐也是一种美德。只是今天借用这两个例子来讲讲我心目中文化人的样子。
那首先看看特定人群对“文化人”的见解
其一:这个人读了很多书,一看就是个文化人。
其二: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
其三: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这么迂腐,刻板。
其四:将来出来都是要工作,读书能赚钱吗。
其五:这个人都考上博士了,真有文化。
再看看网友对“文化人”的见解
其一:“知识分子”是近似词,文化艺术方面的从业者。
其二: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做有文化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
其三:修养+学识+阅历+经历+精力+不断学习更新思想。
其四:文为知识,化为改变,用知识改变自己,感化别人。
其五: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文化人这个词太宽泛,每个人对文化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也无法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别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受到教育程度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理解也不会相同。因为有了这些不同之处,才成就社会的千般万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说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莎士比亚也有一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婍妤”只是站在一个不太高的高度经过独立思考来陈述本方观点。
上面对文化人两类见解这里都不做评论,“婍妤”一直觉得“评论”这个词、这个方式总是有点不太“文化人”,这里不作赘言。
其实通过上面的两种见解,相信不少人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即使没有,也能慢慢靠拢一个观点。看完众多观点之后,婍妤也有自己的思考,总结下来,就是“慎独”、“得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内修“慎独”
“慎独”最早出自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
修身之难,莫过慎独。一个人在隐蔽的时候,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细微之处见知著。
仔细回想一下,有多少人在没人的时候随意解手、涂鸦、折枝、偷盗、出轨、浪费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再看看如今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沉迷于虚拟世界,离慎独越来越远。就像翟鸿燊说的,很多人没事喜欢骂古讽今,自己文化底蕴都不够,还经常抨击圣人。郭德纲也说过类似的话,闲着没事的人才到处找人麻烦(原句忘了,意思相近)。例如社交平台、博客平台、网站平台等,你我不知道对面是什么样的人,看不见摸不着,想说就说,该骂就骂。还有网络游戏平台,也是动不动就出言不逊。净化网络环境,建设网络文明,任重而道远。
“婍妤”认为所谓的文化人应是慢慢的靠近“慎独”,努力做到慎独。普通人做到不易,因为还没有足够的底蕴来承载这种境界。说起承载,又让我想到了翟鸿燊教授讲的“厚德载物”,说很多人一有钱有出事。德行不够,赚再多的钱也留不住。
外修“得体”
得体二字,也是很深的一门人生学问。我们平时常听到这个人落落大方,行为举止都很得体。但真正做到“得体”实属不易。
得体意为言行举止恰如其分,它有个近义词叫懂事儿。进入社会后我们会与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知道很多地方都需要学会“得体”。
比如面对父母、亲戚、朋友、同事、上司、客户等如何得体的讲话和交流。在特定场合做事如何让人觉得行动得当。
看过网友写的一篇文章叫《刘若英:一世得体》,感触良多,这里面有这样一段与大家分享
“上山的路七回八转,祖母和我在这路途中总会说说聊聊这一年的事,也掺杂些祖父的小趣事或我小时的糗事。她通常记忆力惊人,说起细节令人如历历在目。但今年情况有异,同一句话她竟反反复复说了八次。老人家走到这一处也是自然规律,不能怨天尤人,她这辈子已经够顺心的了。我惆怅的不只是她的身体,更多是我想到,她一定不愿意自己有失态的一天。”
得体不只需要教养与决心,有时是细致的操作。家里常要请客吃饭。客人一上桌,会先上热毛巾净手,免得大家来回洗手间。吃到第四道菜上个冷毛巾,喝完汤再上个热毛巾去油。这时该完了吧?不!上个热茶再来一条冷毛巾,让人清爽,准备吃水果与甜品。光从这冷热毛巾的讲究,可想而知其他的待客细节。她说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对我们的认同与尊重,我们应报以全心。
厨子我们家有,但女主人通常坚持自己下厨做几样招牌菜,这是对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算好时间,出了厨房还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没凉,头发也没散。这一点是我至今都学不会的。
可见细节之处见真章,将细节做到极致,让别人舒服,就是一种得体。无论是文中陪生病的奶奶爬山的我,还是时刻记着冷热毛巾的女主人,她们时刻都为着别人着想,维护着别人的尊严,这是融入骨子里的教养。是深层次的得体。
而今,有好多人只是做到了自以为的得体。
在外对客户毕恭毕敬,在家对妻儿乱吼乱叫;
在陌生人面前举止端庄,言出必恭,对亲戚朋友怠慢无礼;
在领导面前婉言谄媚,在同事面前飞扬轻浮;
………………
…………
……
简单的八个字“言行举止恰如其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经历、阅历、磨难、学习等等等等的修炼,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也是经过岁月的打磨后的一种沉淀。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欲”和“矩”二字,高深之处在于,“欲”是无边,“矩”是框架。无限的欲望囚禁在条条框框里岂不是很痛苦,自相矛盾。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个人的修为能让自己的欲望能在一个不逾越社会规则的范围内自由释放。
看过《人民的名义》,应该认识里面的祁同伟。他是缉毒英雄,本来以他的军功,一步一步也能走上权利的巅峰,但是当看到身边白发苍苍的老队长,一身军功,到这个年纪,还是一个小小的队长,内心受到打击。他怕,怕他在这个地方,会像老队长一样。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学校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因为权利的报复,让他与他心心相爱的女人天南海北,在一个穷乡僻壤艰难求生,他怨,他恨,他渴望权利,渴望报复。于是返回学校追求高露----原省委书记的女儿,不是为爱情,只为权利。后来随着官位越来越高,手中权力越来越来,开始官商勾结,利用手上的权利,非法谋取暴利,强买强卖。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迷失在权利与金钱中。
祁同伟的例子,值得警醒。我们常常追求随心所欲,但因为修为不够,随心所欲总会在或近或远的未来让你承担其代价。好比由着自己的性子,总会无意伤害到别人而自己内心也不安。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就容易陷入
年轻人总会犯错,无论怎样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难免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小时候我们有些人会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结果常常无意伤人伤己。
“婍妤”曾经也钟爱国学,读过唐诗宋词,“四书”,南环瑾国学系列丛书,了凡四训,菜根谭等等,受益很多。现在阅读较少,因为年轻时读国学会有非常多的疑问和矛盾,很多时候领悟不到那一层境界。连母亲也说,国学很多时候相对较消极。偶然的一次,在网络世界得到了答案,一位年长的网友跟我说,要悟“道”,首先要知“道”,道是由走之底和首组成,也就是脚和大脑,意为行动和思维,说到这里,我已经有了答案。原来,光想光看是没有用的,所学所见所闻都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