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要有主见

作者: 思妈2012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7:31 被阅读0次

任何人都应该追求内心的独立,进而到达自由的境地。

今天的文章,我想借着根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从女人内心的角度,来和大家探讨关于内心独立的核心话题。

图片来自花瓣网

在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的情爱里,深藏着一个集所有矛盾于一身的女人——最聪明,最愚蠢,最痴情,最绝情,好像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了她身上。

但其实安娜要的并不多,她要的无非就是真心二字,可以不给她完整的夫妻生活,但至少要给她足够的关爱,足够的精神上的交流。

安娜的婚姻,不是出自爱情的结合,而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安排,安娜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她的身份就变成了卡列宁夫人。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夫妻,可以说完整的婚姻只是作秀给旁人看,实际上却各自和他人暗通款曲。

这样的夫妻,在外面各有各的小九九,但是回到家却能够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还要强装恩爱去维持这种面子工程,有了孩子之后这种伪装更是会做到极致,所以婚姻对于这样的夫妻而言,可能就像人饿了就要吃饭一样,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填饱肚子。

对于这些安娜其实是无法忍受的,她奋力地挣扎,内心生出了一种不张扬的,但是却惹人疼惜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帅气的未婚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的注意。

其实爱情发生的过程实在是一种太过微妙的感觉,大家如果感兴趣不妨去看看电影,里面有两个人互相试探的对话。

对渥伦斯基,安娜明显是动了真情,聪明的女人在真正的爱情面前会表现得天真起来,可悲的是,她怀上了渥伦斯基的孩子。

图片来自花瓣网

这时候的安娜,没有选择保全家庭,而是选择去彻底地追求她所要的爱情。

她主动向丈夫坦白了一切,提出离婚,却没有做好应对一切麻烦的准备。

后来在无法离婚的境遇下,安娜选择了同渥伦斯基私奔。

他们逃到了别的国家,日日夜夜在一起。

在一起之后,他们两个人并没有顺利地走向幸福生活。

安娜因为丈夫卡列宁限制她和儿子见面心里出现了失衡,这也让原本就富于幻想的安娜越发的敏感神经,因为她现在除了渥伦斯基之外已经一无所有了,所以她需要反复地去确认渥伦斯基对她的爱,这就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的嫉妒性愈发的强盛,她过分的嫉妒使他对她冷淡下来,让他对他们的生活感到厌倦……

而渥伦斯基骨子里本身就潜伏着一种自私,他这个时候并不想让安娜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包袱,他不会背负任何拖累和阻止自己前进的包袱······安娜心碎了。

再加上出轨这个行为本身终究是有违道德,有违伦理,而他们的结合还面临着无数的流言蜚语……

最终安娜因为无法摆脱精神上的罪恶绝望了,她选择了卧轨自杀。

图片来自花瓣网

从《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爱情本质上也是一种博弈,一切都需要恰到好处,因为除了父母没有人会真正爱你的全部。

电影里面的安娜,将自己的感情全部寄托在了渥伦斯基身上,她发现离开了渥伦斯基她什么都做不了,让她不得不提出离婚的是渥伦斯基,让她同他私奔却在私奔后厌倦安娜的也是渥伦斯基,因为他,她成了爱情的囚徒。

安娜给所有女人的启示是:人要活得骄傲一点,即使有人把你的心打碎,你也要保持足够的体面。

女性内心独立与尊严最重要,而且是他人无法赋予、只能自己给自己的,女人一定要保有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空间,捍卫自己的思想,永远不要将感情、将未来、将人生寄托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不只是女性,男性亦是如此,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内心独立与尊严,否则遇到风浪就只有溃不成军的份儿了。

有着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永远能够自救。

如果安娜是个内心独立的女子,我想她在心碎后一定不会选择卧轨自杀,因为在两个人建造的小世界里,你是自由的,自由权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因为你要知道自私的男人就像孩子那般无赖,可是你又能怎么办?你爱的也就是这样的他,既然是这样,缘分尽了该放下的就放下,然后再次投入新的爱情。

心碎后,女人的应对方式是最能显现出一个女人的智慧的,而这种智慧是时间酿造出来的。

很显然,安娜缺乏这种智慧。

这种智慧,我认为就是有主见,一个有着自己主见的人是自由的,她能够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付诸于现实中的行动。

这样的主见,需要从小培养。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培养孩子有主见,让孩子从小就做有主见的人。

培养孩子有主见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

从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孩子就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世上,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曾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有的感情都是指向相聚,唯有亲情是指向分离。

所以,教会孩子独立就是每位父母必须要做的事,独立性很重要,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备良方,需要从小培养。

独立意味着父母要懂得适当地放手,不做像直升飞机那样一直盘旋在孩子头顶、掌握孩子所有动向的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也给孩子发表言论自由的机会,父母不做一言堂,学会倾听孩子的诉求。

这样长大的孩子,能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这才是孩子幸福的底气。

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欣赏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挚的爱。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认定孩子是否可以独立,但家长要在意识上将孩子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在心理上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

就拿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吧,大可不必怕孩子独立完成不了作业,就监视孩子的学习,如果身边有个家长时刻监督自己学习,孩子不仅会对家长的督促产生依赖心理,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会因为家长的过度管束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要相信孩子有主动学习的渴求,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无为而治和鼓励。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就更需要独立空间和欣赏支持了,父母如果那时候还事无巨细地关心这关心那,连穿不穿秋裤都要管,那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丧失与孩子深入沟通交流的机会与可能。

孩子在逐渐长大,思想也在不断成熟,如果对孩子冷热加衣服都要管束的话,孩子又怎能培养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所以我们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角色,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活中有万千细节,让我们把独立的教育理念渗透进和孩子相处的每个生活细节之中,教会孩子独立。

真正的独立,是人格上的独立,有主见的独立,孩子能够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付诸于现实中的行动,从而到达自由的境地,收获自己的幸福!

好,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感谢阅读,再会!

相关文章

  • 人活着,要有主见。

    始终觉得,人活一世,要多经历些需要自己去感受的事情才好。如果家人在身边,什么都听家长安排;如果朋友之间的合作,什么...

  • 人,活着要有主见

    任何人都应该追求内心的独立,进而到达自由的境地。 今天的文章,我想借着根据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改编...

  • 2019-03-09

    深情的活着 深情的活着 人活着要有尊严 无愧于天地 人活着要有价值 活出责任和生命的价值 人活着要有豪气 别人不能...

  • 要有主见

    世间凡事难周全, 诸事莫听小人言, 既坏君子又坏事, 无妄到头空一般

  • 要有主见

    今天去新的工作地参观了一番,提前约好了时间,去看新的选址,看看周边环境,谈谈未来的发展和待遇。Z真是个能言善辩的人...

  • 要有主见

    每天在简书上写作着,和书友们互动着,很少去翻看微信朋友圈了。今天翻看一下,各种生活的动态也是五花八门着。初中同学都...

  • 要有主见

    遇到难事,别先着急着找人帮忙,要先思考。特别是越乱的时候也要冷静下来,比自己将事情写来下,慢慢分析,也千万不要在自...

  • 18级冯堪耀

    人活着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活着要有价值要有意义。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不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为了创造更...

  • 成年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我们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是小孩子。虽然父母经历的东西比我们多,见解比我们深,但是他们的...

  • 人活着,要有个性

    12月4日,距湖南省编导专业联考还有33天。今天长沙降温了,我去剪了一个头发,心情好了不少。 回想起,曾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活着要有主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zi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