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这部电影把背景放在七十年代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正发生着一场将会成为一代人深重记忆的政治变革。而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两位知青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女主人公小裁缝相遇。
两位知青对小裁缝的爱是不对等而强烈的。在那样一个年代,小山村里的人们思想闭塞,观念落后,几乎没有受过教育的贫下中农们聚在一起,讨论的不过是明天的作息和一年的收成。在那样一个年代,农耕文明的封闭性,造就了一个注定的悲剧。
但是悲剧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力量。在这部电影中,两位知青为了改变小裁缝的思想去偷书来念给小裁缝听。这样一个行为在今天的视角下看似十分普通,但在当时却有着极强的象征性。
本雅明在《摄影简史》中说“电影艺术是一种非异化的精神世界”,而这部电影正是要表达这样的一种理念。
知青们偷书来读,读的都是当时被列为禁书的书目,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当时那个年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必然是要被禁止的存在。但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力量会不会因为简单的封锁就在人群中消失不见呢?
这部电影给了我们答案:不会的,因为文学是杀不死的。
在当时,知青们偷书来念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实践,而这与他们所读的书目的思想内涵又同样的不谋而合。这是文学的第一个力量----带有挑战色彩的实践性。文学的思想植入人的脑海里,改变了人的观念,而观念本身影响着行为,因此,文学流派所倡导的理念最终会走向“实践”。而这种实践往往是挑战的、革命的,也因此往往失败。
小裁缝是第二个很重要的人设,在知青们的启迪下,小裁缝深受巴尔扎克的启发,开始学习到有关“自由”,有关“外面的世界”的一些概念,并由此产生了“逃出去”的想法。小裁缝的“爆发”本身也是带有象征色彩,她开始学着做胸罩,和罗明恋爱、堕胎,这一切无不冲击着当时迂腐的观念。小裁缝的“爆发”,是一次女性意识的觉醒,可是这种觉醒在当时是无力而无望的,因为小裁缝要“逃出去”的不只是眼前大山,还有远方的城楼。这是文学的第二个力量----穿透三维世界的启迪性。不论如何,文学思想总能触及人心里的某一个部分,总能唤醒那些现实所焕不醒的人们,而这种启迪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存在。但是由于高雅文学本身的局限性,文学的启迪性往往也导致文学的悲剧性----“文学永远是在笼子里跳舞的国王”。
最后,我想聊聊这部电影本身,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出现,是符合时代背景和思想潮流的。在当时,伤痕文学刚刚兴起,朦胧派正处在关键时期,大量的映射现实的电影开始出现。正如批判文学主义存在的问题那样:因为其强烈的反抗性,这样的电影本身往往是不被权力机构和社会所容许的。
那么,这样的电影的出现还有没有必要,或者说,我们该不该拍这样的电影?
答案毋庸置疑。
我们需要,我们甚至需要更多。直到有一天,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的北平宿舍》能被公开发表;直到有一天,卜宁的《无名书》能被大众所阅读,“印蒂”的形象能深入每个人的皮肤和骨骼;直到有一天,张中晓这个名字被大多数人狠狠地记住;直到有一天,潜在写作不再是一种目的的存在。
那时候,文学才有力量。
文学的力量 -----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