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为什么你总是知道做不到?因为你不知道这些方法

为什么你总是知道做不到?因为你不知道这些方法

作者: 林夏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8:33 被阅读218次
    让你做到的魔法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后会无期》中的一句话使多少人产生情感共鸣。

    然而真的去追究原因,是道理的错?还是我们自己的错呢?就单分析句子因果而言,“听过道理”自然不能必然产生“过好一生”的结果,真正可能产生这一结果在于真的去践行。

    只听不做,不就相当于个硬盘存储么?连智能手机都算不上,何况你要变成能与万物互联的个体网络,才能真正释放个人的能量。

    到底如何从“知道”变“做到”呢?我们不妨就从“知道”和“做到”两个层面入手,因为大原因也是出在这两个方面,你可能“并不知道”,同时还“没做好”。我们来看造成这种问题的三大原因,同时用三板斧来破这三困境。

    原因一:信息超载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大量充斥的信息已经将我们的生活冲击的支离破碎。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吸收那些形形色色的信息,以此带来快感,明星八股、小道消息、搞笑段子等等。即便我们在学习一些知识和道理,也往往变成收集癖,将知识变成行动的几率很小,而且还容易中途放弃。

    可以看到我们内、外两个方面都存在“超载”,外部的信息太大太多而造成我们筛选困难,选择焦虑。我们在吸收信息之后又形成内部的超载,学习了容易忘,不知该如何运用,似乎学也白学了。正是这种内外的冗余使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

    一板斧:精要主义

    这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拥有的知识量已经远远超过孔子、苏格拉底这些智人。我们懂得比他们多得多,但我们还在学习2000年前的东西。之所以他们是智人,在于他们杰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深度,对人性社会的洞察要远胜常人。

    他们掌握了最智慧的思维方式,并且专注的集中在自己关心的领域进行终身的思考,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变得越来越伟大。

    单纯的知识并不具备价值,如同钱不花出去也不是自己的一样。就效用来说,知识的价值在于通过不同结构的组合而爆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就内容品质来说,我们要学习那些最重要、最精华、最适合自己、也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购买知识中的“奢侈品”。一段时间只做好一件事情,这件事需要是自己目前最需要的,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求全贪多。

    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情,再去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得获得技能,而内心也会感到踏实。将知识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而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记忆”的水平上。

    原因二:消极过滤

    大脑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个消极过滤系统,用消极的心态建立防御机制,帮我们审视或者拒绝那些我们觉得与自己不同的信息。

    这种情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年人常以“过来人”自居,无论是与年轻人沟通还是和同辈人谈话,他们的观点接受度都很差,甚至很自大。这是一种因自大自满而造成的固步自封。

    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我们不具备“同理心”,在与别人交流讨论时,也常常不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或者看到别人观点的闪光处,只顾自说自话。有时候甚至由“讨论”变成“辩论”。这也就是一些人一聊天就把天聊死的原因。如果我们仔细考究,即便是在辩论赛中,辩论的胜方也不存在说服了对方,只是在快结束的时候暂时说服了观众而已。对方辩手也并未认可胜利一方的观点。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总结为:知道但是不认可。假如我们存在这样一种心态,那就阻碍了我们获得新知的可能性,同时也是进步的可能性,甚至是友谊提升的可能性。

    二板斧:绿灯思维

    改变这种心态的做法就是要先改变我们的认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句很简单但不容易做到的良言,大道向来至简。

    我们在接受别人观点的时候,心中首先亮起的可能是“红灯思维”,对方观点与我们不一致,我们就下意识的认为对方不对,去挑对方话里的毛病,而不去尝试理解他思考的角度或深度。即便是真理都有适用范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的一句话呢。

    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解决的方案往往是反直觉的,或者特立独行,打破常规的。引领时代的精英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宽度,也是常人经常不具备的。如果我们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去理解别人的话是否是自己没想到的,在哪些范围适用,在哪些情况不适用。这无论对我们提升自我认知,还是学会“倾听”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都有莫大的好处。

    原因三:没有落地执行

    这大概是最大的问题所在了。我们特别愿意享受获得新知的快感,但不愿意继续将知识落地执行。我们总愿意不停的吃一些让我们垂涎欲滴的美食,大呼过瘾,然后吃完坐在沙发上摸着肚皮享受,打个饱嗝。生个小孩总是容易的,一阵运动就可以了,但是养出一个杰出的孩子确是极其复杂又费心费力的。于是我们就羡慕那些吃货还能保持好身材,抱怨自家熊孩子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花时间获得新知的努力总是远远小于付出行动的辛苦,学了一堆知识没有运用,列了一堆计划没有执行,然后我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与抱怨中。

    三板斧:持续跟进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也很简单,只需我们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只要第一步开始,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就更容易,之后第三步、第四步······执行起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计划不合理的一方面而进行纠正。如果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的满足感、成就感、荣誉感,那便进入一种正向循环,以后的学习就不用别人再提醒了,因为你已经尝到了其中的好处。

    同时也不要怀有“做不好就不做”的心态,执行前的完美主义心理很容易造成拖延症,上帝造人还存在变数呢,杰出的画作诞生之前不也得涂涂画画,反复修改么,先让自己动起来!

    当然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在途中失败,发现方法的低效,自身的不足等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对知识进行了持续的跟进执行,上面的问题我们就会自主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不断得进行认知迭代和方法升级。获得“上进心”和“行动力”才是迈开第一步执行的意义所在。

    总结一下,之所以我们知道做不到是因为我们存在三大问题:信息超载-消极过滤-不去执行,破解的三板斧是:精要主义-绿灯思维-持续跟进。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真知即能行,如果我们知道做不到,其实和不知道是没什么区别的,甚至知道越多越有害,很可能眼高手低,特爱耍嘴皮。愿我们能知行合一,不断精进。

    参考书籍:《知道做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总是知道做不到?因为你不知道这些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de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