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带着两个问题来到人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第二个问题是:我如何活下去?后者关乎孩子的基本需要及生存之道,生命的成长,即由完全依赖环境到能够自给自足的成熟状态。为了生存,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力和时间,更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爱,包容,鼓励,支持。
1
朴树在奇遇人生中坦言:
“我发现我很多行为是要取悦于人的,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这可能是我的童年成长缺失的东西。我觉得,我有点讨厌那样的自己。我从小长大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没有让我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已经45岁的朴树,现在面对镜头还是觉得很不自在,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只有独处才是最放松自在的状态。这源于他性格中自我封闭的部分,而这种自我封闭来自于从小的家庭教育。
朴树的父母就像大多数父母一样,从小教给他的是要少说多做,谦虚明理,要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孩子,要在意别人的评价。现在,他想要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
2
我的姨妈是一个各方面很要强的女人,她像马达一样努力。而今已经六十几岁的她,最喜欢和表哥表姐说“你看那谁家的孩子多有本事,买了好几套房,而且人家对父母特别孝顺。”这个画面就像我小的时候,她经常在我面前夸别人家的孩子聪明、漂亮、成绩好。
我和她说,“不要总在自己家孩子面前说别人家孩子多,我表哥表姐都很优秀也很孝顺,他们需要的是你的肯定。你和他们聊点别的,别总聊这个话题。”她说“谁总夸自己的孩子好,都是夸别人的孩子好。我当年多么艰难,现在没人记得了。不说这个让我说什么,我不说话好了。”
我哑口无言,有的父母,你是说不通的。
3
每一个成人,都曾是认真、努力、活泼,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
好朋友明夏从小就是别人眼里天生聪慧的孩子,5岁时,向他妈妈提出一个问题 “一个人是不是都可以通过别人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他妈妈的回答是“小孩子,瞎想什么呢?”。他瞥了妈妈一眼,心里却笃信自己是对的。
幼年的明夏并不知道,5岁的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在34岁时发现的"六度分隔"现象。六度分隔(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可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类似于这样的情景还有很多,比如小学时正看电影的明夏问妈妈,电影里为什么是这样的,妈妈回答“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小孩子别问那么多为什么。”
长大后的明夏再也不向妈妈提出类似的问题了。我为他感到惋惜,如果他的父母对他多一些耐心和正面的引导,也许他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4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多大?其中一个答主的故事是:
“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本科北大,毕业后,在500强公司工作,后来出国留学,美国名校硕士毕业。然而我却一直被心理问题困扰,严重不自信,认为自己有各种缺点,收到别人的负面评价时容易崩溃。在很多人眼中优秀的我,一直为心理问题所扰。一开始我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后来我拼命思考,并且接受好几次专业心理咨询,才渐渐想明白。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儿时父母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评价(特别是批评指责)。”
父母的批评指责更多来自于望子成龙的期翼,希望孩子长大后有选择更好生活的权利。父母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这种方式恰恰把孩子推进了一个黑洞。他们给了孩子全部的爱,也给了孩子无尽的焦虑和困扰。
孩子在父母的批评和期待下,自然生成讨好型人格,在意别人的看法,想要被所有人喜欢,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孩子。But,who care?你在别人眼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5
家庭真的会伤人,而自身的改变也绝非不可能。
就像知乎的这位答主一样,他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带给自己的影响,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依然深爱父母,同时努力和自己内心的黑洞抗争,逐渐变得强大。
世上没有救世主,我们都是自己的英雄,我们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