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人小时候都写过《我最喜爱的动物》这样的作文,一般人都写猫呀,狗呀,兔子呀等等家养的动物,特殊一点的写写动物园里的猴子呀,斑马呀,羊驼呀,大熊猫呀,因为这些动物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写得形象生动,使人看了以后立生喜爱之情。比如七岁的骆宾王写的《咏鹅》就很好,有人就根据诗里描绘的情景画成了画。
“诗圣”杜甫小时候有点不大一样,他写的是凤凰,他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可惜杜甫小时候写的诗没有流传下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看到杜甫有点与众不同。
公元759年的时候,杜甫写了一首《凤凰台》的诗。大家熟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但此凤凰台非彼凤凰台,杜甫写的凤凰台在甘肃同谷县。私以为《凤凰台》这首诗有点重要,本来大家都敬重杜甫,胸怀太博大,读了这首诗,你会更敬重杜甫。
凤凰台本来只是一土山,上面没有凤凰,而凤凰本来是人们臆想的产物,谁也没见过,也不可能见到。杜甫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是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他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准备带领一家老小到四川避乱的时候。
别人从凤凰台经过,经过也就经过了,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杜甫不一样,他忽发奇想,觉得山上肯定有一只雏凤,它的母亲死了,它饥寒交迫,发出啾啾的悲鸣。
杜甫说,不行,我得把这只雏凤养大。凤凰不是凡鸟,它吃的东西特殊,“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些东西到哪里找呀!
杜甫说:“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重王者瑞,敢辞微命休?”有一个词叫“凤凰来仪”,古人认为那是一种祥瑞,是国家太平的征兆。为了能给国家带来祥瑞,杜甫说,我把自己的这条“微命”豁出去了,就用我的心、我的血来喂养这只雏凤吧。
当这只雏凤长大的时候,“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也,一洗苍生忧。”
我们都知道,年轻时候的杜甫志向很大:“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国家遭遇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许多忧患和风波,自感难以有所作为,但那颗心依然是红彤彤的,希望国家中兴、希望老百姓不再遭受战争的磨难。
自身经历的苦难多了,人容易冷漠、容易愤激、容易抱怨:国家与我何干,百姓与我何干,我上够不着天,下踩不着地,我能怎样,管那么多干什么,咸吃萝卜淡操心!
杜甫是那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
这是一种美好的人格,虽不能之,感动一下,崇敬一下,总是该的,总是能的,起码不会很龌龊。
附:杜甫《凤凰台》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