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一个概念很感兴趣,错配。其大意是,那些经过上万年的筛选最后镶嵌在我们体内的基因,在过去让我们获得了极大的生存优势得以让物种繁衍延续,但在今天,随着最近几百年来环境的剧烈变化,却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相反的结果。
很绕口很抽象是不是,直接上例子。
烧烤对身体不好,为什么人们还是想要吃?
当众演讲明明死不了,为什么对人们对它的恐惧排在了死亡前面?
延迟享受更有利于个人发展,但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提前消费?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爱吃烧烤。很多证据表明,烤肉中的苯并芘含量很高,是高致癌物。但环顾世界各地,不论风俗习惯或气候差异,人们普遍认为烧烤是一种美味佳肴。用演化的逻辑分析,在很古老的时候,人类祖先祖先刚刚离开丛林,并逐渐开始用火烤吃熟食。可以想像,因为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当初大致有着三拨人,对烧烤味道明显偏好的、对烧烤味道无所谓、对烧烤味道产生厌恶的。但限于当时食物贫瘠和环境险恶,对烧烤味道敏感的基因获得相对较大的生存优势。随着时间(170万年的烤肉历史)的推移,这类人群在群体中占据着绝对的比例。来到了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类人群的后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烤肉散发的香味对我们有一种不可抑制的诱惑了。
第二,当众演讲。还是延续上面演化的思路,要理解我们体内这种本源性的恐惧就得回到历史的现场。几百万年前可还没有演讲这个活动,而在那时,什么时候你会孤立无援、身处于空阔无遮蔽的场合,并且前方站着一大群盯着你的生物?很有可能是当你遇到在野外遇到生命威胁的时候,你有且只有两个选择,fight or flight?所以,当众演讲时面临的恐惧,其实质是体内的DNA拉起警报,预示我们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
第三,提前消费。如今身处于安逸生活的我们感性上不太能体会,在漫长的人类史上,现在这样衣食足的时代是一个绝对性的特例。哪怕倒带200年,战争、贫穷、疾病、封建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生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在那样的环境里面,这些在今天看似非理性的提前消费,却是应该且合理的。
套用这样的一个思路,每当我们遇到一个所谓的“问题”的时候,都可以重新回到当年东非的那个大草原上,回到“案发现场”,然后用演化的思路,去推演、去挖掘行为背后的“基因记忆”。然后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一切问题的根源,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都来自于“基因记忆”和环境变化的错配,那个曾经对的基因,遇上了今天这个对的环境。
也因此,我们不再拥有理直气壮地苛责自己和别人的能力,我们需要对抗的,是千万年来演化过程塑造出来的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