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七季” 云南支教团“白族非遗传承和创新”小分队走进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走进苍山洱海之间,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镜头和文字探寻非遗、记录非遗、传承非遗。
大锤小锤敲千年,精湛工艺耀年华
清清小河旁,源清流净,以水洁心。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里,于石寨子中找寻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小锤敲”技艺,这是非遗团队旅程的第一站。来至新华村,未见银器,先闻其声。叮叮当当的声音从石寨子中传出,志愿者们的内心也逐渐平静下来。
非遗团队的成员们拜访了民间艺人段会荣先生,从段会荣先生的讲解中,队员们得知中国古代银的生产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到了战国时期,就有了在铜器上装饰镶嵌的工艺。等到至唐朝,银器发展更是达到鼎盛时期。据段会荣先生所说,一件银器,从银片到成品大概需要敲打十几万次,并且全程需要全神贯注,稍有不慎,便要重头再来。志愿者们肃然起敬,佩服感叹银器制作人的匠心精神。
直至傍晚时分,非遗团队才离开新华村,唯独叮叮当当的声音还回绕在耳旁。
银器绣花满衣襟,甸北服饰尽年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国家的幅员辽阔造就了各个民族的特色,其中白族在服装这方面就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既然假期里我们淮阴工学院探访非遗文化,自然也不能错过体验这异域风情的机会。
绿草蓝天之间,是她们载歌载舞的身影,给这片朴素的土地增添了许多斑斓的色彩。白族的七朵金花让非遗团队观赏到了精美的白族特色服饰,我们也对白族非遗特色服饰进行了一期全方位拍摄。白族的七朵金花,服饰整体的紧凑感以及不同部位的细节都突出了白族服饰的特色,细节上的金银点缀更是彰显白族人家的大气以及不拘一格的别致,与碧水蓝天相互流转,相互映衬。
屋脊上的守望者,大山深处的灵魂
瓦猫傲踞于屋脊之上,寓虎于猫,取虎凶猛无畏之意以达到镇宅的目的,同时也表达着白族人民对于风调雨顺、福禄安康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白族人信仰的寄托。
非遗团队通过走访瓦猫制作传承人郜金福先生,研究了瓦猫的历史并观看了瓦猫的制作过程。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把瓦猫设计成如猫似虎的模样,高踞屋顶之上,守家护院,可吞食一切来犯之鬼怪。郜金福先生手中的瓦猫,栩栩如生,以其慑人心魄的造型,显示出艺术生命力。他还说:“人们往屋顶放瓦猫,用于“避邪消灾”的习俗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制作瓦猫的工艺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希望这项工艺能和人们的美好希望一起一直传承下去。”
一针一线穿童年,一布一剪出刺绣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暑期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拜访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文焕奶奶,听她讲述了自己色彩斑斓的刺绣经历。杨文焕,主要从事传统手工刺绣工艺,是鹤庆民间甸南刺绣技艺精湛、代表性全面的传承人。曾独立设计制作,首创十二生肖童帽;抢救还原太子帽、牌坊巾;还抢救还原过紫金冠、八卦帽、童子采莲帽;为大理州手工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志愿者们在聆听杨奶奶的诉说中,体会着工匠精神,领略着文化之美,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厚的理解。
白族小调唱民俗,精彩音符谱人生
非遗调研期间,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探访白族小调。非遗团队走进鹤庆县辛屯镇西亨村,通过拜访白族小调田埂调传人张树先老先生,了解白族小调的故事,倾听远山深处的音符。
通过调研了解到鹤庆田埂调折射出大理州的民俗,田间弹唱、庙会赶集、交往了解的即兴对歌弹唱,纯朴的民风,悲怆的曲调,智慧的甸人。龙头小三弦弦板和弦线都用金属制作,这让它和苍洱地区以及剑川的大三弦、尼龙弦线相比,细腻中更显坚韧而富于质感,紧贴人心。三弦弹揍间隙,当张树先老先生那一声带血的歌喉如红杜鹃向苍穹绽开,说不清是调子的苍凉还是歌声的苍凉,只觉一腔饱醮生活的悲怆裂石穿空,让天地山川黯然失色,是那种真正黑暗中的灿烂。
高亢嘹亮的小调记录了白族人生活方式,狰狞凶悍的瓦猫承载了白族人千年信仰,灿若银河的银器见证了白族人锻造技艺,典雅精致的扎染体现了白族人审美艺术的追求。“白族非遗传承和创新”小分队走近独属于白族人的“骊珠”,是对白族人千年生活方式的追溯和探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