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飞驰人生上映,在不少人眼里,《飞驰人生》不怎么好笑甚至贩卖做作情怀。
但对于了解韩寒,在韩寒影响下成长的人来说,韩寒作品中的“幽默”与“情怀”确没有这么简单。
幽默有高级低级之分。
韩寒认为小说一定是读的下去为前提,所以你拿起一本韩寒小说基本一页能出好几个段子,还极具讽刺。电影中也同样秉承了这种创作。
当主流大众热衷于接受开心麻花这种浮于表面的小品式幽默时,自然无法感受到韩寒这种内化式的冷幽默。
所以出现了《羞羞的铁拳》的超现实主义票房,可怕、又在预料之中。
关于情怀。情怀的本质是永远不变的精神内核。
影片定档时,单“飞驰”2个字,就够让人神经一震,马上想到的就是《像少年啦飞驰》,结尾那句好像是“那年夏天,寻找的从来没有出现过”,明明无奈的一句话我却当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激励了自己好多年。
其实是,这句话带出了整本书韩寒的精神内核,年幼的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这个不变的情怀是什么?
我记忆深刻的是在韩寒与陈丹青的一个谈话节目中,韩寒有一句说到“我怀疑一切,但是我相信人”。
image看过韩寒作品可以感受到,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文笔间都是一种灰色幽默的氛围,主角在这种极度无奈中,努力进行着改变,即使结果不如人意,但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是理想主义者,这个无奈可能贯穿一生,但这个过程中,对于任何第一次接触的人和事,始终抱有善意和希望。
是压抑中的希望。
也有人,把这个叫做“少年感”。
这就是我理解的韩寒的情怀。
比如:当《后会无期》出现下面这句话时候,一路和韩寒成长过来的人,想到的是1988、陈丹青的访谈,戳中的是韩寒10年以来不断在表达的东西。
而不只是一个金句而已。
image这些年,从《像少年啦飞驰》到《他的国》、《一座城池》、《1988》。
从家乐福、富士康、钓鱼执法、到一人吊打陆川、高晓松,一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简直跪着看完,如果我有一半这样的文采估计做梦都要笑醒。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飞驰人生》,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有韩寒的影子。
当你看过韩寒的一切小说、杂文、采访,会发现目前为止,韩寒的精神内核一点儿没变,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在继续展现。
所以,我觉得韩寒最好的小说作品是《1988》,最好的电影无疑是《后会无期》,当你受10多年韩寒“情怀”影响后,《后会无期》的每个细节都能戳中你。
但正是缺少这种理解,而很多人对韩寒有三大错觉。
第一大,韩寒作品没有文学性,和大师作品比起来是垃圾。
第二大,韩寒变成了他曾经讨厌的人,不再敢说了。
第三大,韩寒刻意卖情怀赚钱。
第一点,这里面80%的人,没看过什么大师的书。另外10%的人,可能觉得余秋雨这种是大师。还有10%,应该读过很多书,有一些读书多的人很容易走火入魔,极度自负,这部分人的代表是高晓松:“令人不适的优越感,无法掩饰的狂妄自大”。
当具有这种优越感的时候,已经丧失了感受作品的机会。
比如我见过有些音乐学院出来的人,按理说应该是行内人,但是他们对于唱功无限的追捧。提到阿信,一脸鄙视唱功差。
当在乎阿信唱功差的时候,你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这种主流审美,《我是歌手》有机会红遍大江南北。
为无法欣赏阿信的人,感到惋惜。
第二点,韩寒从来没有“敢说”,只是“正常说”,而表达方式的转变不代表人的改变。
韩寒的“敢说”,几乎影响了我年少时期大部分价值观的形成,在那个时候,周围没有相同想法的朋友,老师家长并不能给我正确的思考引导,韩寒的“敢说”让我明白原来有人和我想的一样,原来我是没问题的,原来这种“敢说”只是一个正常人“应该说的”。
现在,只是时代变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变了。
10年前文坛、网络文学争论能上头条,还关注畅销书排行榜,现在的音乐、电影、文学似乎大家不是真正的需要,学猫叫已经够听,薛之谦完全可以满足“深刻”需求,林俊杰陈奕迅新专辑再难听那是坚持做自己。
不好听,还没人敢说。
这种时代下,李诞都可以称之为“有趣的灵魂”,可见这个时代多么无趣。
从另一种层面讲,社会现象总是重复的发生,10年前砸日本车,现在流浪地球粉丝给豆瓣打一星,多么 如出一辙,未来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
讲来讲去还是一件事。
韩寒也曾解释过不写杂文的原因:
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而表达方式的转变不代表人的改变。
热狗变了吗?
没变。
热狗都都给吴亦凡当配角了,但是你看当那群自以为懂音乐市场的蛀虫们肆无忌惮偷换概念要给大众喂屎的时候,热狗依然坚持自己的表达:
image第三点,接上面热狗这句话,辨别是否刻意卖情怀,要看创作者的初衷是什么。
没有电影不是存在商业因素。但有的创作者是以商业为前提,有的创作者是以自我表达为前提,再兼顾商业赚钱。
而韩寒也和热狗一样谈过自我表达:
image当韩寒这种拍的所有电影都有自己影子的时候,自己就活成了情怀,还能叫贩卖情怀吗。我极度怀疑《后会无期》里冯绍峰是在模仿韩寒说话的神态和动作。
韩寒的三部电影,从电影质量角度要挑毛病可以挑出太多,《飞驰人生》的节奏问题,都出现很大问题,但是从个人表达来看,韩寒的精神内核,依然充满整个电影。
对韩寒就像对待恋爱另一半,伴随着成长,很多不是你想看到的,当他和方舟子吵架时候我认为不必要(后来韩寒自己也认为没必要),当他和高晓松和解时候,我不喜欢。
但他的情怀始终没变,他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我乐意看到喜欢的人,活成他想要成为的样子。
可惜,这个道理我懂得太晚。
image对于韩寒,是感谢与珍惜。
感谢他是我面对欲望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时候,我的能量来源。
珍惜支持这样的自我表达创作者,这样就能有机会多看到几部不够完美、甚至很多问题的《妖猫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