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痛苦的,那么一定是方法有问题。如何教好孩子?
第一: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感知事实。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最擅长的就是说道理,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孩子听得看似明明白白我们的心,结果却是———孩子就是做不到呀!我们是费力加委屈。
究其原因,跟我们的大脑有关。
孩子加工道理和加工故事,依赖的是我们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道理,会依赖我们的理智脑,孩子通过语言去行事。如果我们太多地讲道理,孩子就会跟情绪断开联结,孩子就不会对这个道理心动,自然我们说再多的道理孩子其实都不懂。而故事反而更容易跟孩子建立情感的联结。通过故事,既可以通过语言安慰到孩子,又可以通过对情感的关怀,让孩子看到整个过程中全面、真实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自然学会如何认识当前的情况,学会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怎么去跟他人进行表达。
第二:帮助孩子体会情绪后的需求,给出全面一致的反应。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做觉察的父母,慢下来,观察孩子内心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内心在发生什么,怎么给孩子做出连贯的反应。通俗地说就是与孩子真实、全面的矛盾情绪共频,与孩子达到共情。
第三:通过适时的沟通建立联结。
首先我们要接收孩子的信息,然后我们内在处理这些信息,然后再去回应孩子。也就是我们父母随时都能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了解孩子此刻的情感需求,真正地看到孩子,听见孩子,而不是单纯地根据自己的观点想法,去揣测孩子。
第四:建立安全的依恋,形成孩子有信心的内在工作模式。
孩子的依恋有四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紊乱型。
安全型:父母会敏感地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时孩子会明白,我很重要,我的需求很重要,爸爸妈妈以及这个世界都会看到我的需求,并且满足我的需求,他们都会对我温柔以待。
回避型:孩子的需求没有被看到,觉得自己没办法也没有能力让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
矛盾型:不确定自己和他人的联结可不可靠,不确定会不会被温柔以待。
紊乱型:父母本身情绪不稳定,给孩子带来恐怖的感觉,孩子就不敢提自己的要求。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然后多去倾听孩子,看到孩子,关注到孩子的需求,真正敞开心扉去接纳孩子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就看你怎么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