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和女儿讲睡前故事,讲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新的)。讲完后女儿说:爸爸我们买“猴子摘玉米”的故事(书),好吧?买两本哈!我随声应到:好的。女儿带着对书本的憧憬浸入了梦乡。我对她说根本没当回事。
今天上午,牵着宝贝的小手步行菜市场买菜,路过“华联超市”时,她闹着要进去买“猴子摘玉米”的书。我认为她是瞎闹,超市根本没有这书,哄骗着再不去菜市场就没菜买了,回来再去,她顺从了。买完菜路过时,他迫不及待的挣脱开我的手,朝超市冲去。我紧随其后,到了超市她学着大人样拉着一个购物篮,直奔二楼百货区,在最角落处找到了《小猴子摘玉米》的书(最上面一本就是),看到她拿着这本书蹦跳着,爸爸在这,在这……我当时看到这一举动自愧不如。(因为封面上就是一只小猴掰玉米的图画),也解决了为什么有这个名称的由来了。
还是那就话:爸爸买羊(两)本,好吧?我欣然答应,还选了一本《小马过河》。付完款,看到她提着书袋蹦蹦跳跳的往回走,我想他是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一公里的路程没有一丝想抱的意思。回家读起来特带劲……
我望着她欢快的样子,我想难道大人就一定比小孩知道的多吗?小猴子摘玉米的场景不知是哪次带她逛超市时印下的,只不过当时没有无暇顾及,而在前天晚上我这个故事的启发下,唤醒了她的画面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欲望和冲动。
那什么是“教育”?难道就是正襟危坐在教室听老师授课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我在此事件中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吗?从狭隘来理解,我根本没起作用(我自己都不知道那有这书)。如果从广义来说,我无处不在教育!“生活即教育!”
愿天下父母在子女教育上切勿太功利!
愿女儿幸福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