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同视角,不同感悟

不同视角,不同感悟

作者: 小暮九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7:03 被阅读65次
    不同视角,不同感悟

    近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把它看成是游记,其实是当年他出去各地考察的见闻。

    如若当成游记,余秋雨的游记写的非常有高度,所到之地,满眼都是百年前古人的踪迹,对一段历史的缅怀和感悟。

    余秋雨老先生可以在承德避暑山庄里沿着每一块石碑研读清朝真迹,感受那段或有趣、或沉痛的历史;可以对着莫高窟前一座不起眼的建筑,辨认出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少时他学历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眼含泪花。

    他游历考察欧洲的见闻也是独特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比较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余秋雨老先生对于欧洲文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碰撞,以历史的眼光,写出了六七点文化差异,让读者品读。

    想过如果让我来写欧洲游记,视角会是什么样?

    我的视角首先一定是基于衣食住行的差异,因为这是最为直观且相关的游客关注点。接着各个景点游玩感受、行程,完成后发现就是一篇彻头彻尾普通的旅游攻略。

    我很喜欢书中有时候的顽皮,不只有严肃的历史、文化,有时候也有余秋雨自己的感悟。比如,去欧洲考察,写道,欧洲是个让人着迷的地方,在各地读了不少资料,沉醉在他们的文化中也离中华文明越来越远。坐在去往北欧的火车上开始写文章。就很顽皮啊,娱乐方式不同,但性质相似,老人家沉迷于欧洲文化不可自拔,差点忘了来时的目的。

    还有在宁古塔篇里对于一些沉痛历史,流放宁古塔的评价也显示出了余秋雨的态度和思考,是一篇很好的历史细节,读细节有时候比宏观看待一件历史事件更加生动。

    细节是鲜活的,可以细化到流放者、流放者株连的亲族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甚至写道流放者面对被株连者该说什么,而宏大的历史事件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客观事实。

    每个不同职业的人就会带着不同的眼光和视角看待一个地方。

    作为游客,可能更加关注于那些著名景点还没有打卡,哪些美食还没有品尝。作为留学生对于这座城市的了解不那么紧迫,可以更慢的体会城市的衣食住行,文化魅力等等。作为考察者,他们的视角更为高深,同样是一个建筑,他能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欣赏到建筑的美丽和简单的历史。

    所以喜欢看一些游记,不同人对于同一个地方不同视角的文章。

    有文化是个好东西,你能够了解到的就不只是表面,而是窥探了一段有趣的历史、沉痛的历史,对于百年前人们站在着同一片土地上生存的痕迹的一种领略。

    阅读也是个好东西,没有阅读就不会知道别人看事物的角度,没去过的地方依旧只是未知,而书会给你一个感性的认知,如若有机会去书中所讲之地走一走,就可以亲自感受书中内容的真正面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同视角,不同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q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