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
我曾认识一位长辈,能说会道,口齿伶俐;饭桌上交谈的常胜将军,仿佛世间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凡事理据,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要和别人理论一番。在幼时的我看来,他仿佛就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一定要在辩论中取得胜利,把对方逼到墙角才肯罢休。有一位作家在书中反思,他曾也是那样的人。他说道:“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人。每次与人争论时会条件反射式地质疑、反驳、寻找漏洞,然后攻击、诡辩,总想压别人一筹。仗着自己的小聪明和口齿伶俐,总是不依不饶、咄咄逼人。”
这是他大学参加辩论赛落下的"毛病",他自己称之为“辩论赛后遗症”。他迷上了那种唇枪舌战的感觉,"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有多讨厌。" 他身边的人不但不觉得他厉害,还觉得他自以为是、偏执狭隘,不但不佩服他,还孤立他远离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才说:"对我来说,始终在言语上胜过别人,除了满足一点虚荣心,获得一点虚妄的成就感,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不再参加辩论赛了,可是生活里所有的问题好像都成了我的辩题,只要被我揪住,我一定要辩出个是非对错。"看,这多可怕。后来作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克服了他“语欲胜人”的毛病。
我查词典:"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说,辩论的目的是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观念,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区分出真与假,是与非,并以此行动。
辩论本身是一件好事,可若是把辩论赛的那一套拿到平时的讨论交流中,拿到日常人际交往中,那是行不通的。我们不要忘记沟通的真正目的,交流与沟通是使我们最终达成共识,真正理解彼此的看法与感受,从而一起合作,还可以增进感情。
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他分享了一个职场故事。一位一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满腹经纶、辩才纵横。每次部门开会,上司问到他的意见,他都侃侃而谈、很有想法,上司们很欣赏。可惜大家都不喜欢他,需要协调事情的时候,别的部门的人很少愿意配合他,同部门的人也不太愿意陪他冲锋陷阵。他其实很优秀,但问题是,他喜欢在智商上,口才上,能力上碾压别人。当他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老是把对方讲到哑口无言。口头上吃过他亏的人,都盼着他出洋相。
如果总是和他人争辩,可以想象得到你的人缘会有多差。大家一定都会疏远你,不管是你的亲人朋友还是同事。因为没有人喜欢被质疑、被反驳、被攻击、被逼着认错。我们都喜欢听“好话”,我们喜欢他人赞美自己、认同自己,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是人类的天性。"当有人反对或质疑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用自己的声音压过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可是这种欲望却在谈话中把我们拉得越来越远,它让我们遗忘了沟通真正的目的,遗忘了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语欲胜人,会成为职场和亲密关系中的“杀手”。
“让他三尺又何妨”辩论赛的机制决定了每个人捍卫的是既定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支持己方论点服务。没有人关心对与错,所有人只关心输与赢。它的规则要求,辩手们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对手。所以,整个过程参与者都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没有人会听取他人的观点,也没有人会修正自己的观点。“辩论赛作为一种表演是精彩的,但比赛习惯变成一种思维习惯就糟糕了。”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好的沟通是什么样子的?艾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说的:“可以清晰并坚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用攻击和防卫。”
“真正的思想交流者应该是谦逊的,他们积极寻找共识、乐于承认不足,对他们来说,驳倒他人不是最重要的,获得一种更清晰的认知才是更有价值的。”你可以经常与志同道合之人争论彼此的见解,你们彼此交流分享,也许会有很多不同观点,但是即便是在争执中,也能够带给你很多启发。
上学的时候,曾和两位同学结伴同行去吃饭,在这里我称她俩分别为A君与B君。在去食堂途中,A君与B君为一个知名女明星到底整没整容而争论不休,后来不欢而散。A君与我和B君分道扬镳,怒气冲冲去超市买一盒方便面就回寝室解决了午饭。我很是尴尬,遂与B君去食堂打饭,看得出来B君也很后悔懊恼。B君告诉我,A君明明知道自己喜欢那位女明星却偏要攻击她的“爱豆”,她气不过也就只好与A君争辩,用言语伤害了A君。
网上有句话:"不当着对方的面攻击对方的‘爱豆’,也是一种高情商。"我觉得还挺有道理的,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不喋喋不休,对他人心仪的东西不出言扫兴。尊重别人喜欢的事物,哪怕你不认同它。坚持自己喜欢的,尊重你不理解的。少去破坏别人的兴致,是成年人社交的基本礼仪。
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习惯,当与别人在言语发生争执时,会不屑地说一句:“简直是对牛谈琴!”或者“头发长,见识短。”、“眼皮子浅”。电视剧《欢乐颂》的热播,“常与同好争高低,不与傻瓜论长短’’这句话也在网络上走红。那段时间,许多人都会来一句:“不与傻瓜论短长。”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些话语。别人就真是“傻瓜”?你确定“傻瓜”不是你自己?
你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即便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你遇到的人就是一个“井底之蛙”。可子非蛙,安之蛙之乐?“井底之蛙”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自娱自乐,它也有它的开心与满足。“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即便你是“鸿鹄”,也要尊重“燕雀”。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一个人的经历与见识往往会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就像一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老年人,他不会使用取款机,我们忍心责备他吗?
在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我曾认识一位女同学,她非常漂亮还曾参加过模特大赛,从小学习芭蕾舞。她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上课一个人坐一排,大学校园里,总是看见她独来独往的背影;活脱脱的一位冷美人。我和她还算说得上话,她告诉我,她觉得自己和大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是不会在大学里交朋友的,一个人也挺自在。她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其实了解她的人,会觉得她挺好的。她告诉我这些是信任我,我也尊重她待人处事的方式。可就是有点遗憾,这样好的女孩子,若是能在大学的几年时光里,有几个合得来的同伴,那她的背影也就不会那样孤独了……
亦舒在《圆舞》里说:“一个人必须学习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相处,不然生活何其孤苦。”身边有志同道合之人当然是很好的,如若没有,我们也要尝试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
在职场生活中,我们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不可能因他人的观点或是见解与我们不一样就选择不在一起共事。还有可能,你的领导懂的还不如你多,可他偏偏就是你的领导;工作上的事还需得经过他的同意。到那个时候,难道你也选择与他争辩,一定要分出个黑白对错吗?如果没有团队意识,不懂得沟通技巧,你的职场生活会过得很艰难。
我看《百家讲坛》,老师分享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外面扫地,来了个客人,客人问他:“你是谁?”学生很自豪地答道:“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一年到底有几季?”弟子说:“这还用问吗?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那个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弟子说:“你搞错了,是四季。”“不对,是三季。”他二人争论不休,最后两个人约定说,如果是四季,我向你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你向我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想:这下自己稳赢了吧。这时候正巧孔子从里面出来,学生就很高兴了,问:“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下,说:“一年有三季。”学生快吓晕了,又不敢问,于是乖乖向那个人磕头。那个人走了以后,他就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孔子说:“你没有看到,那个来的人全身都是绿色的,他是什么,他是蚱蜢,蚱蜢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看过什么冬季?你跟他讲死了都没用,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不然,就要吵到今天晚上。说三季,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老师讲:“这个故事不管它是真的假的,对你们都非常管用。你跟夏天的虫,你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我看了这个视频后,很有感触。老师说:“这真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这不是投机取巧,这是随机应变。
“在座的朋友,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你相不相信?我有太多的朋友听了我讲了这个故事以后,他就很开心,碰到我都会说,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就会很生气,现在不会了,我就会这样想:‘三季人’,便没事了。”
任何你要发脾气或情绪很不稳的时候,你就想“三季人”,你就心平气和了。“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以后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凡是那个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你懂,你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三季人”。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不必生气也不必争辩,我们还需得尊重他们。尊重“三季人”,不是因为他们优秀或是正确,对他们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常遇“三季人”,有时还不得不与之相处,那我们怎样和“三季人”沟通交流呢?
“让他三尺又何妨”美国作家哈伯·李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说:“一个人没必要把自己懂的东西都展现出来。这不是淑女的做派——再说了,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什么人比他们懂得多。这会让他们气不打一处来。你使用的语言再标准,也改变不了他们。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跟他们说一样的话。”
所以,对待“三季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他们的语言。很简单的,跟他们说一样的话不就好了吗?这不是耍滑头,也不是虚伪。“涵养与修养并非虚伪,故意使人难堪也不等于直率。这中间有很大分别。”
“三季人”,让他三尺,又有何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