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第一次听到“已教为学”是在什么时候了,对“已教为学”印象较深的时候是在【得到】古典老师的专栏里有专门讲过这个练习。”懂“这件事,不在于你听没听明白,而在于你能不能讲明白。我们在听一堂课,读一本书的时候,说老师讲的好清楚,书上介绍的很清楚,这只能说明老师是懂的,作者也是懂的。可这不代表你懂了。
学习金字塔把人的学习划分成两个部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相对于简单的“被动学习”来说,“主动学习”的效果是成倍增加的。想要自己也变得懂了,教授给他人是最好的办法。
费曼技巧:
这个技巧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曾纠结于某篇艰深的研究论文。他的办法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费曼技巧,亦同此理。对付一个知识枝节繁杂如发丝、富有内涵的想法,应该分而化之,切成小知识块,再逐个对付,你最终能填补所有的知识缺口,否则,这些缺口将阻挠你理解这个想法。
费曼技巧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然后拿出一张白纸, 把这个概念写在白纸的最上边。
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 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第三步, 如果你感觉卡壳了, 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无论何时你感觉不清楚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不清楚的那部分,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第四步,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最终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学习资料、课程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看起来很厉害的一个方法,经过刻意练习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从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并可以熟练的运用知识。“已教为学的表达练习”跟费曼技巧差不多。
步骤:
第一阶段:感受真懂与假懂的落差
看到一个感觉很妙很棒的段落的时候,看完后合上书,试着教一遍。假装前面有个同学,给他讲清楚。第一次讲授会发现自己表达的很多时候都是不清楚,词不达意,磕磕巴巴的,这说明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只是我觉得我懂了,这个内容给你,你是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来的。
第二阶段:不同作者在表达时,使用的表达小环节,技巧
接下来你需要重新打开书,把刚才内容在读一遍,这时候主要关注自己之前在表达的时候是因为缺少什么元素才会出现落差的。是内容没理解?逻辑弄错了?少了铺垫?少了易懂的例子?还是少了什么。。?把这些缺少的元素补上,然后在讲一遍。
PS:如果讲授过程中发现还是不能很好的表达,请重复第二步。
第三阶段:从小型分享中累计既有成果
当我可以很好的给假设人分享清楚,第三阶段就可以是真的与人交流时做分享了。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别人的反应,是不断的点头,表示认可?还是完全不感兴趣?如果分享完别人表示你讲的很清楚,说明你懂了。如果分享完别人表示你的讲解很吸引人,那就可以把这个分享记录下来,设置应用场景当做素材,以便以后做分享的时候可以拿来微调后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