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老板娘请我们去酒店吃饭,为她儿子周岁庆生。我们还私下商量出多少礼金。她娘家夫家加公司的人,一共十桌。
待散席,我们拿出礼金红包给老板娘时,老板娘一个也不要。
这是我第一次吃不要随礼的酒席。有些不习惯,回家来还一直想着这个问题。
一直来,婚礼寿礼我们都会随礼,有的酒席门口就设“记红钱”的一张桌,谁谁谁几百几百,后来有了微信,也就变成转个微信红包。记下的数,到时候遇到对方办酒席,要还礼的,并且一般回礼会高出收礼时一二百。这才叫礼节周到。
百姓家过日子不易,互相随礼,就是互相帮衬,毕竟办一桌酒席要大大几万元,大家又喜欢热闹喜庆体面。收礼金减轻筹办人不少的压力。
倘若那家经济实力实在雄厚,办酒席只有请众人热闹捧场助兴,不收礼金,也是皆大欢喜。有时将近年关时,收到的喜贴,去了工资一大半,也叫人发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