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阿尔冯斯·都德在中国说得上大名鼎鼎,他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其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感动过无数读者。除了《最后一课》,他的另一个短篇《柏林之围》也曾长期入选高中语文教材,进一步奠定了都德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我上高中的时候,《柏林之围》还在教材中,老师怎么讲的,没有一点印象了。我想,无非是讲小说的爱国主题,儒夫上校的爱国热情,上校孙女和医生的良苦用心。当然,老师也会讲小说的精巧构思,明明是巴黎之围,小说偏偏写成了“柏林之围”,你说巧不巧?不过,关于这篇小说,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两点,一是小说确实巧妙的艺术构思,一是小说中描写上校祖孙外貌的一个比喻,小说写道:“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只不过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磨损,另一枚光彩夺目,洁净明亮,完全保持着新铸出来的那种色泽与光洁。”没有办法,在一个高中生眼里,对于一篇课文,只关注那些可能增加高考分数的地方,其他的,无论老师讲得多么天花乱坠,我常常都选择视而不见。
今天,无意间谈到两代人相貌的相似,突然就想到小说中精彩绝伦的比喻,一瞬间读过的小说仿佛在脑海里睡醒了一样活泼起来,小说里的点点滴滴,竟然全生动鲜明:老上校奇特的病情、法国糟糕的战局、美丽姑娘的双重困境、姑娘和医生设计的天衣无缝的骗局。可怜的姑娘,前方的战事一败涂地,父亲生死不明,身边的祖父气息奄奄,前方的消息可能会送了他的性命,只好一边为父亲暗自抹泪,一边为祖父编织谎言,使祖父借助谎言的力量一点点康复。最后,按照姑娘和医生的谎言,——当然,这个谎言其实主要是上校编织出来的,因为姑娘和医生缺乏必要的军事常识,是上校根据自己的军事知识帮助他们填补了谎言的漏洞——总之,按照他们的谎言,法国的军队要包围柏林了,现实里德国军队却包围了巴黎。上校在谎言的鼓励下奇迹般的康复,这一天,他听到德军攻城的炮声,以为是法军凯旋的礼炮。可怜的上校,爱国的上校,为了迎接军队的凯旋,整整齐齐穿上军装,站在医院的阳台上,但是,看见的却是进城的德军,上校在惊呼之中倒地死亡。
名著确实是名著,经得起一读再读,重新想起这篇小说,仍然感到叹服不已。可惜的是,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想要提高高考分数的青涩少年,不想再匍匐在名人脚下跟着名人的思路狂奔,冷不丁脑子里就蹦出了一个问题:老人一定要靠谎言才能康复吗?如果通过高超的医术,老人能够痊愈吗?如果不是靠谎言,而是靠医疗让老人一点点康复起来,最后失败的噩耗会彻底击败老人吗?我不怀疑美丽的孙女对爷爷的深厚感情,但是,她的选择对老人究竟有益还是有害?或者,我们干脆跳出现实主义这个僵硬的框架,把这个故事看成一个象征,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算了,已经跑偏了,再跑下去,老师该给零分了,还是暂且打住,独自饮酒吧。
网友评论